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单分类入侵检测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单分类入侵检测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入侵检测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估计 主成分分析 核函数
【摘要】:考虑到入侵检测问题中样本数据的不平衡性,可以将单分类模型应用到入侵检测中.通过应用贝叶斯方法,对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概率模型,从而更加符合入侵过程的随机特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原始数据在各个方向上进行等方差处理,使之更加符合该模型对数据正态分布的前提假设.同时,在模型求解上采用分治的思想,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求解.在标准入侵检测数据集NSL-KDD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达到87.46%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入侵检测中得到有效利用.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估计 主成分分析 核函数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5B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QN2011036)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入侵检测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现,收集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关键点信息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网络或系统是否违反安全策略或被攻击,是继“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和控制机制”、“认证机制”等传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本质上是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俊峰;刘涛;陈小祥;;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方法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9期
2 黄谦;王震;韦韬;陈昱;;基于One-class SVM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6年16期
3 包潘晴;杨明福;;基于KPCA和SVM的网络入侵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凤;郑浩;;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张根耀,李竹林,赵宗涛;遮挡情况下运动目标的跟踪[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弋兰;王鸣;孙书诚;;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误差估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红涛;胡玉霞;张恒源;顾波;;储粮害虫图像识别中的特征压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5 张昭;何东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竹块颜色分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6 汪洁;朱军;;基于Linux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苏科;陈志彬;;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牌识别系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孙梁;郗安民;;LED芯片损坏和缺陷识别[J];半导体光电;2009年06期
9 张贵,乔春生;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确定岩体强度指标[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翠霞,于剑;一种模糊聚类算法归类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斌;金连文;;候选字静态生成技术及其在两级LDA汉字识别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彬;金连文;;基于AdaBoost的手写体汉字相似字符识别[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吕蓬;柳亦兵;马强;魏于凡;;支持向量机在齿轮智能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梁禹;王义刚;王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华;张建华;王娆芬;王行愚;;人机系统操作员功能状态的模糊聚类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Data-driven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omponent Analysis[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7 晋朝勃;胡刚强;史广智;李玉阳;;一种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水中目标识别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尹雪娇;;基于蚁群算法的故障诊断[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9 江萍;;车牌分割中的阈值选择策略[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刚;邬晓钧;郑方;王琳琳;张陈昊;;基于参考说话人模型和双层结构的说话人辨认[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洪;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及语义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任桢;图像分类任务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殷志伟;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孔凡芝;引线键合视觉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乔小燕;基于生物形态学的赤潮藻显微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宁;计算机辅助卷烟配方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陈志国;基于群体智能的机器视觉的关键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晓明;基于统计学习的模式识别几个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徐红林;基因调控网络的建模及其结构分解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傅军;新型墙体抗裂抗渗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二玲;拟概率空间上等均值噪声下统计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D];河北大学;2007年
2 朱杰;一种基于聚类的支持向量机反问题求解算法[D];河北大学;2007年
3 廖甜甜;白细胞图像语义识别分类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正荣;基于振动波的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状态辨识理论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刘棉;人机划拳系统的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桂珍;颅骨三维重建与信息提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峰;空间三维信息重构与飞行器路径规划[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田文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民币序列号识别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楠楠;互动音乐桌[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韩晓峰;高斯混合模型及在探测网络社区结构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覃伯平;周贤伟;杨军;宋存义;;基于模糊方法的综合评判入侵检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6年08期
2 蔡忠闽,孙国基,卫军胡,管晓宏;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3期
3 董晓梅,肖珂,于戈;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技术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程程;黄斌;;一种基于孤立点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2 黄斌;史亮;姜青山;吴楠楠;;基于孤立点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8年03期
3 关健,刘大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无监督异常检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9期
4 王海峰;浅析入侵检测技术[J];中国电子商务;2002年12期
5 王世明;入侵检测技术原理剖析及其应用实例[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李笑雪,黄贻彬;入侵检测系统中事件产生器的设计和实现[J];福建电脑;2005年08期
7 高超,王丽君;基于系统调用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年07期
8 满红芳;高速环境下基于数据分流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2005年12期
9 石贵珠;;浅析网络安全与防范[J];太原科技;2006年08期
10 黄宇达;王迤冉;胡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俊峰;刘仙跃;;入侵检测数据分类模型—PCANN[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谭强;罗莉;沈雁;;基于网络信息流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3 黄琼;石雄;;基于CVFDT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4 王弟;;论入侵检测技术[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C];2005年
5 许列;王明印;;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实时异常检测[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童舜海;;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发展趋势[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李凌;;入侵检测系统(IDS)分析及其在电信网络安全中的应用[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云龙;李逊;;基于数据场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毅;张俊灵;王莹;胡翠林;;一种基于SVM的信息安全入侵检测模型[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叶红军;沈明玉;;基于层次化协作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联动模型[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战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方兴未艾的入侵检测技术[N];人民邮电;2007年
3 赵晓涛;揭秘IDS技术[N];网络世界;2006年
4 苗青 若尘;入侵检测:安全的鸡肋[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金波 吴咏炜 邹淳;入侵检测技术综述[N];网络世界;2001年
6 ;金诺网安KIDS内外兼防[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本报特约张昕楠;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王竞功;整合是硬道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王伟 张征 潘丽 赵丽丽;入侵检测的智能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那罡;网络:从可用到可信[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家军;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有东;网络取证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宋世杰;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误用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于志宏;视频安全与网络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战春;入侵检测中的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周豫苹;基于智能软件计算的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张小强;几类高效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饶鲜;入侵检测信道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左申正;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异常分析及响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王培崇;基于群智能计算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伟;基于PCA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瑗;一种基于PCA特征提取的智能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黄斌;无监督异常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姚尚劲;基于智能主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郑州大学;2006年
5 崔远;ART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梁鹏程;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悦;基于免疫原理的动态检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光;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郑仁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朱朝晖;系统调用在入侵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6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2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