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系统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系统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面向服务架构 Web Service 异常行为 检测技术
【摘要】: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在随之不断的前行。面向服务架构SOA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当中,其所具有的更易维护性、更高的可用性和更好的伸缩性等优势是其能够在近些年当中迅速普及并占领市场的立足之本。随着SOA相关概念、标准和技术的逐步走向成熟,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团体组织都开始采用SOA相关技术和一些产品,这也标志着SOA在得到广阔的市场应用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Web Service作为实现SOA的最好方式同样受到多方的青睐,其在未来的科技领域当中同样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SOA架构的出现在给人们生活的各领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架构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的防火墙防御技术相对比较被动,在日益变化的攻击手段面前显得漏洞百出,不能够及时对SOA架构下的网络系统提供安全的防护,这给SOA架构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基于面向服务架构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SOA架构整体的安全性和脆弱性的基础上,针对威胁网络系统的攻击方式,通过对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在SOA架构下的针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并改进了基于SOA架构下的针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条件熵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通过搭建的SOA典型应用系统来进行针对不同攻击方式的异常行为检测技术仿真测试,选取了不同的特征指标来作为判别依据,分析出其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差异和区别,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SOA架构下网络系统针对不同攻击方式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面向服务架构 Web Service 异常行为 检测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11-12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2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12-14
- 第2章 SOA及Web Service技术研究14-24
- 2.1 面向服务架构的研究-SOA14-17
- 2.1.1 SOA的基本特性和优点14-15
- 2.1.2 SOA参考架构及相关技术标准15-17
- 2.1.3 SOA与Web Services的关系17
- 2.2 Web Services的相关标准17-23
- 2.2.1 XML和HTTP19-20
- 2.2.2 SOAP20-21
- 2.2.3 WSDL21-22
- 2.2.4 UDDI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SOA架构下网络系统安全性及检测方法研究24-35
- 3.1 面向服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研究24-26
- 3.1.1 当前网络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24-25
- 3.1.2 网络系统服务的安全性分析25-26
- 3.2 网络系统异常行为研究26-29
- 3.2.1 网络系统攻击的发展趋势26-28
- 3.2.2 威胁网络系统的攻击方法的分类28-29
- 3.3 检测技术研究29-34
- 3.3.1 检测技术的简介29-30
- 3.3.2 入侵检测技术的安全趋势发展及前景30-31
- 3.3.3 检测技术的分类与比较31-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面向服务架构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35-54
- 4.1 缓冲区溢出机理35-39
- 4.1.1 缓冲区相关概念35-36
- 4.1.2 缓冲区溢出攻击36-39
- 4.2 面向服务架构下的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检测方法39-41
- 4.3 仿真实验41-53
- 4.3.1 仿真测试的实验环境41-44
- 4.3.2 仿真测试的具体步骤44-52
- 4.3.3 实验结论52-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面向服务架构下DDoS攻击的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54-70
- 5.1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研究54-57
- 5.1.1 DDoS攻击原理54-56
- 5.1.2 DDoS攻击的特性分析56-57
- 5.2 熵检测的算法与选择57-59
- 5.2.1 熵具有的意义57
- 5.2.2 信息熵的算法57-58
- 5.2.3 条件熵的算法58-59
- 5.3 面向服务架构下改进的条件熵异常行为检测方法59-69
- 5.3.1 面向服务架构下条件熵检测方法的改进59-60
- 5.3.2 仿真实验的实验环境60-64
- 5.3.3 仿真实验过程64-68
- 5.3.4 实验结论68-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5-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超宇;;基于视频序列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8期
2 崔永艳;高阳;;基于多示例学习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1年06期
3 陆海先;郭立;桂树;谢锦生;;基于潜在主题的视频异常行为分析[J];通信技术;2012年07期
4 周维柏;李蓉;;基于轨迹特征分析的行人异常行为识别[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12期
5 李晓东;凌捷;;基于视频监控参考量的异常行为检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9期
6 姬晓飞;吴倩倩;李一波;;改进时空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桑海峰;郭昊;徐超;;基于运动特征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J];中国科技论文;2014年07期
8 王传旭;董晨晨;;基于时空特征点的群体异常行为检测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2年04期
9 沈海燕;冯云梅;史宏;;基于信息融合的客运站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10 陈颖鸣;陈树越;张显亭;;智能视频监控中异常行为识别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碧英;孙健敏;;公仆型领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娜;小鼠异常行为的遗传基础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2 Popoola Oluwatoyin Pius;拥挤环境下的异常行为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张军;基于视频的运动人体异常行为分析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皓;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张毅;MANET环境中基于移动Agent的异常行为检测与防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贵;基于视频的人体骨架建模及异常行为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扬;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异常行为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张存正;网络异常行为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腾芳;特定场景下人体异常行为检测的若干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王娟;基于视频的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陈磊;基于小波变换的群体异常行为检测[D];上海大学;2016年
7 易娴;密集群体分割与异常行为检测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大学;2016年
8 徐凯;面向安防的智能行为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9 张朋跃;人群状态分析与异常行为检测[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10 何波;基于日志分析的网络异常行为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5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