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T的拓扑感知度约束覆盖网构建算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MST的拓扑感知度约束覆盖网构建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覆盖网拓扑构建 服务质量 拓扑感知 节点度约束 最小生成树
【摘要】:覆盖网能有效分离网络应用与底层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用户体验(quality of users’experience,QoE)。设计了一种普适性较强的覆盖网拓扑构建算法——基于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的拓扑感知度约束(minimum spanning tree-based topology-aware degree bound,MST-TADB)覆盖网构建算法。该方法感知网络拓扑,逐步生成MST,同时参考节点的转发和计算能力作为节点度约束收敛算法。由仿真结果可知,和同类算法相比,本文方法的故障恢复率、恢复路径跳数惩罚、服务节点平均节点度和时间复杂度综合权衡较好,并保证了所构建的覆盖网的自愈性。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关键词】: 覆盖网拓扑构建 服务质量 拓扑感知 节点度约束 最小生成树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300201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1087)资助课题
【分类号】:TP393.02
【正文快照】: 0引言为支持未来互联网上各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的新业务,有必要将原有的网络架构进行改进,统一为全网保障各种业务的有效传输。覆盖网是在原有网络基础之上部署业务的服务节点以及连接服务节点的虚拟链路组成的一种虚拟网络。由此构建的覆盖网,能够结合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立国;调整分工格局 建立蜂窝覆盖网 开展移动服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9期
2 韦世修;我国地面DAB覆盖网规划方法的初探[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7年08期
3 吴贤纶;超越局限 适应变化──走向21世纪的中国广播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03期
4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安全管理办法》[J];西部广播电视;2002年05期
5 丁冬宜;地面数字声音广播(DAB)及其覆盖规划的考虑[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2年06期
6 ;《VHF电视载频精密偏置技术及覆盖网的试验》被确认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J];视听界;1998年S1期
7 周才夫;我国广播电视传送、覆盖网的发展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04期
8 何栋材,,陈晓宁,江澄;日本的广播电视事业[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5年01期
9 吴贤纶;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开拓广播新领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S1期
10 余秉官;宁夏MMDS覆盖网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重;王意洁;马行空;;TCSO:一种轻量级主题连通的语义覆盖网[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2 龚枣阳;单宝松;盛向治;;一种跨组播域的分布式对等多媒体网关结构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武惠宁;;建设农村多套电视节目覆盖网 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水平[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武惠宁;;建设农村多套电视节目覆盖网 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水平[A];2006中国科协年会十一分场农村影视村村通覆盖技术文集[C];2006年
5 ;四川移动农村信息化工作[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苗放;陈建华;;P2P系统特征及其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玉年;李海茂;;小功率电视发射机低频网纹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法[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年
8 李发德;;农村影视村村通覆盖技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戚武;;电视载频精密偏置与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刘瑜;朱光喜;尹浩;刘雪宁;;对等网辅助的流媒体内容分发网:架构设计与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红艳;“家长监护工程”将覆盖网游全行业[N];北京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张良汉 蔡义仁;霍里街道织密新农保覆盖网[N];马鞍山日报;2011年
3 马剑芳;深圳宽带用户破百万[N];深圳商报;2007年
4 程吉安邋乔西宁;移动通信基站覆盖网工程通过验收[N];人民邮电;2007年
5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吴楠;我市力争3年建成农村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N];重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婵莉;贺兰将建全国首家县级CMMB发射台[N];华兴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窦毅;网吧业整合渐成趋势[N];财经时报;2004年
8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有线电视管理规定》的决定[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刘丽丽 任鑫;柴河通场公路覆盖网达80%[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李音;南汇提高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N];东方城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抗扰动的移动对等覆盖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乐俊;基于混合网状覆盖网的高质量应用层组播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孔广黔;基于组播覆盖网的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霍英;基于超节点体系结构的P2P覆盖网优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慧;多媒体服务覆盖网中的服务组合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贺磊;适合于大规模网络的混合视频组播体系结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史庆伟;基于小世界模型的P2P网络文本检索[D];天津大学;2008年
8 吴杰;P2P流媒体内容分发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吕晓鹏;P2P技术在IPv4/IPv6混合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史佩昌;云服务的高效传递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敏;面向新型无人机的高可用覆盖网模型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董丽华;可管可控P2P覆盖网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刘永鹏;基于双层覆盖网结构的P2P VoD内容定位查找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陈敬;抗抖动的P2P覆盖网的设计与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书亮;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P2P-SIP覆盖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鑫;基于间接互惠的对等网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李兴;结构化P2P覆盖网设计与搜索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振辉;结构化P2P覆盖网路由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岳玲玉;服务覆盖网基于SUE的带宽提供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田辉;P2P-SIP中子网间会话建立延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9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