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价值变异及其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变异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产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它以虚拟交互的传播方式、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和直观形象的特点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交往方式、个性心理。在这一背景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新质的文化形态是人们精神文化活动在网络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在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价值变异现象。网络文化价值变异表现在价值主体、内容、目标和表达四个方面。从网络文化价值主体变异的角度看,存在着主体价值取向紊乱和迷失、主体现实社会交往欲望和能力消退、主体道德观念变异和理性丧失等现象,使网络文化主体自身变异以及主体客体化在网络空间凸显;从网络文化价值内容变异的角度看,网络文化商业价值的逐利性、不良文化遗存、无度的文化狂欢加剧了网络文化内容的粗鄙媚俗化;从网络文化价值目标变异角度看,网络文化价值评价标准的多重性导致价值目标模糊,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消解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从网络文化价值表达变异角度看,个性怪异化的符号追求使得网络文化语言变异,自我表达的变异导致了个人隐私的脆弱及泄露。因此,针对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现象,正确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治理网络文化价值变异问题要从主体建构、核心价值观引领、技术支撑、制度完善、关系协调五方面入手。从构建主体角度来看,要增强网民的自律自控能力必须通过对其健康心理的培育、道德自律的加强、价值取向的引导来实现;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通过对网络表达方式的创新、网民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提高、网上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的加强、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完善、网上舆论导向机制的健全,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技术支撑方面,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加快我国网络技术研发步伐,培养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健全网络文化法律法规,完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促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在关系协调方面,要处理好网络文化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网上与网下的关系,网络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国内与国外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文化 价值观 变异 原因 治理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第一章 网络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15-24
- 一、文化与网络文化概念界定15-16
- 二、网络文化特征16-21
- (一) 网络文化的技术性特征16-18
- (二) 网络文化的主体性特征18-20
- (三) 网络文化的精神性特征20-21
- 三、网络文化的功能21-24
- (一) 知识传播功能21-22
- (二) 娱乐消遣功能22
- (三) 民意汇集功能22-23
- (四) 思想表达功能23-24
- 第二章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及其原因24-38
- 一、文化变异与网络文化价值变异24-26
- (一) 变异与文化变异24-25
- (二)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25-26
- 二、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表现26-32
- (一) 网络文化价值主体变异26-27
- (二) 网络文化价值内容变异27-29
- (三) 网络文化价值目标变异29-30
- (四) 网络文化价值表达变异30-32
- 三、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原因32-38
- (一)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主体根源32-34
- (二)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技术根源34-35
- (三)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制度根源35-36
- (四)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社会根源36-38
- 第三章 网络文化价值变异的治理研究38-49
- 一、增强网络文化主体的自律自控能力38-40
- (一) 培养网络文化主体的健康心理38
- (二) 加强网络文化主体的道德自律38-39
- (三) 引导网络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39-40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引领40-43
- (一)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表达方式40-41
- (二) 提高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41
- (三)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宣传力度41-42
- (四) 构建网络文化伦理道德规范42-43
- (五) 健全网络文化舆论导向机制43
- 三、加快对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对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43-44
- (一) 加快网络技术创新步伐43-44
- (二) 培育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44
- 四、建立健全网络法律管理制度44-46
- (一) 健全网络文化法律法规44-45
- (二) 完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45-46
- 五、正确处理网络文化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关系46-49
- (一) 网络文化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46-47
- (二) 网上和网下的关系47
- (三) 网络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47-48
- (四) 国内外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关系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6
- 致谢56-57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韶霜;罗爱辉;谭伟贞;;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表现形式[J];兰台世界;2008年15期
2 曹天生;张晓芳;;论“凤阳文化”定义诸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志昂;审美文化的分野──审美文化诸问题之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05期
4 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2004年04期
5 陶振民;编辑文化与编辑素养构成[J];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02期
6 史郑江;档案工作者行为中的文化传统[J];协商论坛;2005年07期
7 丁三青;王希鹏;;网络文化概念及内涵辨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3期
8 彭毅力;;网络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一种对网络文化本质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赵剑;靳玉乐;;网络课程的文化本质及实施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8期
10 王艳玲;刘卫东;;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媒介生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振斌;;文化的本质与美学理论建构[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潘春跃;樊玉然;李雨静;;我国现代盐文化之我见——也谈我国盐文化的理论范式[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3 赵立彬;;从“文化”到“文化学”: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经历[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薛永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陆军恒;;大学文化的深厚积淀[A];《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江旭云;许斗斗;;技术风险规约与先进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瑞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觉[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9 崔巍;;全球化视域下的政治文化演进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曾耀农;丁红;;运用文艺传播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动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长);构建当代学校文化的若干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富强邋周久枨;构建优良的监管文化[N];金融时报;2007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厉无畏邋同济大学出国培训学院副院长 于雪梅;解放文化生产力 促进文化大繁荣[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辉;廉政文化,如何植根社会生活中[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5 高振华 倪晓英;文化自觉:更高层次的发展观[N];苏州日报;2009年
6 欧阳坚;肩负历史责任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N];光明日报;2010年
7 西北师范大学 郭国昌;发展文化切忌泛产业化[N];人民日报;2010年
8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欧阳坚;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欧阳坚;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N];扬州日报;2011年
10 浙江省江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陈旭东;把廉政文化建设推向深入[N];东方烟草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3 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5 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田志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荣跃明;文化生产论纲[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思想的哲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李凯;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及历史思考[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4 熊南飞;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邱玲玲;新时期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张睫;当代视觉文化及其发展困境[D];西藏民族大学;2016年
7 白云;杭锦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8 梁凤春;组织文化与组织制度的关系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6年
9 高嘉遥;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刘亚军;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22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92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