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季节性土壤理化特征的雨水花园建造与管理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5.12;TU992
【部分图文】:
胜因院春季土壤采集场地之一(图片
胜因院夏季土壤采集场地之一(图
2.3.1.2 实验仪器土壤物理性质检测包括土壤粒径分布和土壤含水量,其实验测量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包括:土壤样品晒、鼓风干燥箱(见图 2-5)、分析天平(精度 0.0001g)、样品勺、具盖容器、滤纸、无磷滤纸、一次性滴管和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等(见图 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翰川;庞丽丽;史云;;频域反射分析法测定土壤含水率标定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年03期
2 冯慧君;赵浩然;郑秀清;陈军锋;苗春燕;薛静;;季节性冻融期覆砂对太谷农田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年05期
3 窦金熙;郭玉明;王盛;刘蒋龙;;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3期
4 张炜;黄晓鹏;吴劲锋;饶新龙;郭衍峰;;土壤含水率对45号钢磨损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年03期
5 刁万英;刘刚;;基于数字图像估算不同密度表层土壤含水率[J];灌溉排水学报;2017年04期
6 徐爽;;土壤含水率测量技术和介电常数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7期
7 罗红品;李光林;;土壤含水率的检测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4年05期
8 徐庆华;刘勇;马履一;徐程杨;魏红旭;;土壤含水率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彭遗柱,林三益;一种考虑土壤含水率分布的降雨径流概念模型[J];四川水力发电;1990年01期
10 ;农业文摘[J];山西农业科学;198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昌红;黄本胜;邱静;王珍;杨静学;徐敬华;;幼生桉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1水资源与水生态[C];2013年
2 简季;杨武年;;土壤水遥感定量反演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分析[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盛伟;钟方平;申茂泉;杨文静;;γ射线透射法测量土壤含水率的蒙特卡罗模拟[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核测试与分析分卷)[C];2015年
4 王杰;刘珂;任红玲;唐晓玲;李健;;吉林省春季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5 梁砚清;许国臣;;保水剂在沙化地区不同植物上的应用效果[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6 格日乐;刘艳琦;左志严;阿如旱;娜日苏;;土壤水分对植物根-土界面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A];《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大会“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边会论文集[C];2017年
7 廖绵清;余喜初;叶川;熊国根;诸葛渊;;百喜草治理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力文;尚中博;赵帅;郭凯璇;李德亮;;巯基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修复土壤中镍铜锌机理探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8年
9 单梦颖;杨永刚;高登成;丁洪波;项希希;吴兆录;;云南省中部三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廖绵清;余喜初;叶川;熊国根;诸葛渊;;百喜草治理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海燕;秸秆地膜: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N];农业科技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郑海燕;秸秆地膜: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N];农民日报;2018年
3 郝劲飞;融资 打井 精耕[N];农民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吕宁丰;土壤含水率过高“搓衣板路”被责令返工[N];南京日报;2012年
5 ;水稻春育苗 秋季早准备[N];吉林农村报;2008年
6 记者 张红艳;我市喜降及时雨[N];菏泽日报;2008年
7 袁超群 实习生 樊蓓蓓;我市全力以赴抗旱保秋[N];西安日报;2004年
8 YMG记者 姜晓 通讯员 王廷利 孟令远;今年土地“口干”人不渴[N];烟台日报;2012年
9 记者 王小丽;全力做好抗旱冬灌工作[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兴斌;快快行动抗旱保苗[N];宝鸡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梓茜;汉江流域河—库岸带湿地植被和土壤反硝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8年
2 戚春华;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喷灌均匀特性与管网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丁启朔;耕作力学研究的土壤结构及其评价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敬贤;土壤中部分酚类污染物的光化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剑;滴灌均匀度合理取值及系统优化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聂俊丽;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采煤对浅部地层含水量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雷少刚;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朱红艳;干旱地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杨林林;麦田土壤水分运移与有效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10 路超;苹果水肥耦合效应及树体生理响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朝;滴灌条件下枸杞生长及水氮运移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2 姜鑫;基于季节性土壤理化特征的雨水花园建造与管理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九缠;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4 马稚桐;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区土壤-地下水蒸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5 郭同同;耐汞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对汞污染土壤的修复[D];云南大学;2018年
6 王梦琦;聚丙烯酰胺在大庆地区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7 谈志彪;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土壤墒情预警系统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8年
8 张佳;番茄声发射特征规律及识别方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9 程功;科尔沁沙丘—草甸梯级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0 曾庆涛;农田土壤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及其土—气迁移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83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