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21:59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始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1994年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局限于《预算法》,不能直接举债保持政府预算平衡,为有效解决资金压力,支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措资金。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实际管理中,只考虑到从融资平台获取资金,没有对政府融资平台形成全面的管理机制,使得政府融资平台在发展中暴露了系列问题,同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陆续发文对政府融资平台提出了新规范要求,故政府融资平台如何加强管理成了大家的关注点。本文以重庆市高新区的融资平台管理为例,详细介绍重庆高新区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情况,提出重庆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存在的缺乏整体规划、无制度保障、平台自身建设差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融资管理的经验,总结出重庆市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对策。本文所提的重庆市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数量多向质量优和结构优的转变,最终形成一条稳定而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融资道路,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融资平台对重庆市高新区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3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理论
2.1 融资平台的基础理论
2.1.1 融资平台的含义
2.1.2 融资平台的特征
2.1.3 融资平台的作用
2.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的理论借鉴
2.2.1 公共财政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3 重庆高新区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情况
3.1 重庆高新区情况简介
3.2 高新区政府对平台的管理情况
3.2.1 政府行使出资人的管理职责
3.2.2 政府对平台行使监督职能
3.2.3 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情况
4 重庆高新区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
4.1.1 政府未从全局出发,统筹平台整体发展
4.1.2 政府职责与平台责任划分不清
4.1.3 政府未引进民间资本的参与
4.2 政府对平台无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债务风险高
4.2.1 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快,但无债务管理制度
4.2.2 高新区政府债务信息披露不完善
4.2.3 高新区政府未建立风险防控制度
4.3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管理混乱,公司难以发展
4.3.1 政府缺乏对融资工作统筹管理
4.3.2 公司收入来源单一,市场化程度低
4.3.3 资产质量差,公司缺乏盈利能力
4.3.4 融资模式局限,融资渠道单一
4.3.5 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大
4.3.6 公司化治理结构不完善
4.3.7 公司缺乏风险防控意识
5 国内外地方政府融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政府融资的管理经验借鉴
5.1.1 美国以发行市政债券为主的管理经验借鉴
5.1.2 日本以财政投融资为主的管理经验借鉴
5.2 我国地方政府对平台管理的经验借鉴
6 重庆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规划,整合市场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6.1.1 政府规划全局,统筹融资平台的发展
6.1.2 政府转变职能,明确政府与融资平台的责任
6.1.3 政府积极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政府投资领域
6.2 健全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制度,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6.2.1 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6.2.2 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6.2.3 政府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6.3 政府指导融资平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6.3.1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融资工作的统筹协调
6.3.2 积极拓展市场化业务,增强内生性增长潜力
6.3.3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赢利能力
6.3.4 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6.3.5 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6.3.6 加强信用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6.3.7 完善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理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9751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3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理论
2.1 融资平台的基础理论
2.1.1 融资平台的含义
2.1.2 融资平台的特征
2.1.3 融资平台的作用
2.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的理论借鉴
2.2.1 公共财政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3 重庆高新区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情况
3.1 重庆高新区情况简介
3.2 高新区政府对平台的管理情况
3.2.1 政府行使出资人的管理职责
3.2.2 政府对平台行使监督职能
3.2.3 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情况
4 重庆高新区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
4.1.1 政府未从全局出发,统筹平台整体发展
4.1.2 政府职责与平台责任划分不清
4.1.3 政府未引进民间资本的参与
4.2 政府对平台无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债务风险高
4.2.1 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快,但无债务管理制度
4.2.2 高新区政府债务信息披露不完善
4.2.3 高新区政府未建立风险防控制度
4.3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管理混乱,公司难以发展
4.3.1 政府缺乏对融资工作统筹管理
4.3.2 公司收入来源单一,市场化程度低
4.3.3 资产质量差,公司缺乏盈利能力
4.3.4 融资模式局限,融资渠道单一
4.3.5 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大
4.3.6 公司化治理结构不完善
4.3.7 公司缺乏风险防控意识
5 国内外地方政府融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政府融资的管理经验借鉴
5.1.1 美国以发行市政债券为主的管理经验借鉴
5.1.2 日本以财政投融资为主的管理经验借鉴
5.2 我国地方政府对平台管理的经验借鉴
6 重庆高新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规划,整合市场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6.1.1 政府规划全局,统筹融资平台的发展
6.1.2 政府转变职能,明确政府与融资平台的责任
6.1.3 政府积极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政府投资领域
6.2 健全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制度,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6.2.1 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6.2.2 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6.2.3 政府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6.3 政府指导融资平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6.3.1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融资工作的统筹协调
6.3.2 积极拓展市场化业务,增强内生性增长潜力
6.3.3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赢利能力
6.3.4 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6.3.5 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6.3.6 加强信用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6.3.7 完善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理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颖;;新形势下地方融资平台路在何方[J];时代金融;2015年08期
2 王立国;董微微;;中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4年06期
3 刘洪涛;原毅军;朱炎;;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风险及对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12年12期
4 迟晓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及治理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5 刘尚希;赵全厚;孟艳;封北麟;李成威;张立承;;“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压力测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08期
6 曾康霖;;怎样审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J];西南金融;2011年09期
7 江源;;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1年01期
8 山东省财政厅科研所课题组;赵慧;梁洪波;;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调研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5期
9 赵嘉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防控[J];现代金融;2011年01期
10 贾康;;地方债务应逐步透明化[J];中国金融;2010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克冰;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9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83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