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与基础活动——重庆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与基础活动——重庆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质量管理活动的实证测度是国外运营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却相对少见。本文以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两阶段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的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质量管理活动可以归纳为领导支持、员工参与、员工素质、统计控制、产品设计和流程管理等内容。同时,对质量管理活动的划分为基础活动与核心活动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刻画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运作机理,指出核心活动与基础活动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研究还建议在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中应加强对客户和供应商的重视与支持。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质量管理工作 核心活动 基础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 制造业企业 统计控制 产品设计 流程管理 实证研究 员工参与
【基金】:重庆市软科学项目(7758)资助
【分类号】:F273.2;F427
【正文快照】: 质量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其中,研究者关心的是质量管理的内涵、构成和相互影响,而企业界看中的是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实施何种活动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和融合不断推进质量管理学科的完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钊;苏秦;宋永涛;;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1期
2 苏秦;敏捷竞争环境中TQM与ISO 9000标准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2期
3 南蓉,王文武;TQM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2期
4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新平;汪方军;万威武;苏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善平;潘秀刚;张平;张中江;;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自评量表(EEI)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2 管阳阳;宋广文;李建伟;;Hewit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在523名大学生中的试用与修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3 何谦;纪一峰;;城市供水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5 张锦坤;佟欣;杨丽娴;;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6 常保瑞;方建东;;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和自杀意念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海峰;李向辉;杜龙政;;中小企业完善能力、重构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8 李敏;杜在仙;石旭光;;从参展商角度研究基于顾客价值的纺织服装专业会展竞争力[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10 徐万里;孙海法;王志伟;钱锡红;;中国企业战略执行力维度结构及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剑岚;喻平;周莹;黄国稳;;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的初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伟文;刘新;;品牌知识和品牌关系对消费者当前和未来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永丽;;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群;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及其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雍灏;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金融产品创新关键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郭贵林;社会资本、知识过程与部门效能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李四化;服务补救与顾客后续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辉;关系投入对供应链联盟维系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9 陆杉;基于关系资本和互动学习的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汤长安;基于网络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与演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玲;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对其自尊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春燕;关键事件营销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品牌形象评价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德华;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铎;三种测量不变性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俞峗芳;善因营销中的消费者态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露丹;初中生学业自我的特点及其对个体反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生步兵;供应链联盟关系稳定性及其对联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8 徐灿;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罗莉;独立学院学生价值观维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宫斐;饭店一线员工情绪劳动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福荣,蔡溪平,钱雷;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2 韩福荣,郝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罗国英;质量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剖析(上)[J];电子质量;1999年04期
4 游峰,陈其良;提高质量体系有效性初探[J];广西电力工程;2000年04期
5 K.Matzler,H.H.Hinterhuber,路琳;ISO 9000之利弊──国际性实证研究结果[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年06期
6 李岐新;提高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途径[J];机电元件;1999年03期
7 杨晨,佘元冠;ISO 9000,不仅仅是为认证!──欧盟拟改革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注册规则[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7年01期
8 陆关新;论质量体系认证的有效性[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0年04期
9 章德达;如何提高 ISO 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有效性[J];中国标准化;1998年05期
10 孙华;质量体系有效性研究[J];中国质量;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勇,李军锋;国外质量管理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2 刘卫东;质量管理工作与质量法律意识[J];中国纤检;1998年03期
3 李婧;沧州大化集团公司召开2005年QC成果发表会[J];大氮肥;2005年05期
4 钟中;让质量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J];工厂管理;1997年10期
5 ;航天部一院质量管理协会成立[J];质量与可靠性;1986年03期
6 贺春洲;质量管理难以深入的原因[J];武汉金融;1986年08期
7 陆恒;开展粮工质量管理的体会[J];粮食与饲料工业;1983年02期
8 邓建民;质量管理工作的思维与定位[J];化工质量;1999年03期
9 李志森;闪光的金子——我区5家企业和13名个人获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先进殊荣[J];现代质量;2000年09期
10 黄孝林;论现代企业制度对质量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广西机械;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松的质量管理活动[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海波;;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节水见成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回顾与前瞻[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华;;影响软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几个典型错误认识分析[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徐学军;庞丹龙;;网络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增值模式的探讨[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小勤;;聚焦科学探究 享受动态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叶代亮;王浙华;盛正为;;支点上的电网企业信息化价值分析[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7 白健明;白洋;张龄之;;基于供应链和精益生产的摩托车核心企业信息系统计划与控制模式[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
本文编号:352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iliangguanli/35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