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抑或合谋:控股股东与高管超额薪酬
本文关键词:监督抑或合谋:控股股东与高管超额薪酬
【摘要】:本文选取2005-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与两权分离度对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使其有动机对高管的薪酬寻租行为进行监督,所有权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而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却使其有动机与高管进行合谋,即两权分离度与超额薪酬正相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度能够负向调节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两权分离度越高,掏空动机越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督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本文还从控股股东的角度,同时考虑第一类代理问题与第二类问题研究了其对超额薪酬的影响。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计划财务处;
【分类号】:F272.92;F832.51
【正文快照】: 天津商业大学计划财务处吴军一、引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公平的重要体现,而高管的超额薪酬却违背了公平原则,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近年来高管超额薪酬一直是公众、监管者和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2009年六部委颁发了限薪令,而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2 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3 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10年03期
4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5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6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陆智强;李红玉;;经理权力、市场化进程与经理超额薪酬——基于不同产权性质的比较分析[J];经济经纬;2014年03期
8 毛洪涛;周达勇;王新;;薪酬委员会在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中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2002-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媛媛;王静刚;;股权制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分析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沈维成;;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陈庆勇;韩立岩;;上市公司对外并购中高管薪酬变动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吴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杨克智;谢志华;;金字塔股权结构、终极控股股东行为与会计稳健性[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肖淑芳;金田;刘洋;;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侯晓红;;掏空、支持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9 刘建勇;朱学义;侯晓红;;不同机构持股比例下的上市公司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10 陈耿;陈秋;;全流通时代大股东股份减持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证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周方召;周正;尹龙;;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上海证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陈海声;梁敏霞;;企业技术并购的股权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林志军;刘明;;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看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7 薛德余;;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和支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ST制度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9 沙浩伟;李强;曾勇;;附属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10 陶洄洄;应益荣;;上市公司并购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谢小勇;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雷国华;股改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涂永红;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郑博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敏;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薇;产业生命周期下的企业并购选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经理持股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赖普清;;公司业绩、治理结构与高管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姚艳虹;曾德明;;高层管理者激励方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4 胡铭;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5 唐清泉;朱瑞华;甄丽明;;我国高管人员报酬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6 宋德舜;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3期
7 徐向艺;王俊椺;巩震;;高管人员报酬激励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一项基于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8 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9 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10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蹇明;基于控制权的企业家激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纳超洪;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性投资与高管薪酬[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磊;;民营企业两权分离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湘潮(下半月);2011年01期
2 宋春霞;;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年20期
3 喻喜;;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3期
4 肖作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5 陈国辉;范火盈;;业绩波动、两权分离度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J];金融论坛;2013年07期
6 宋春霞;;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0期
7 谢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度与公司运行特点[J];金融经济;2011年10期
8 徐宗宇;邵清芳;陈维良;;试析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王裕;;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现金持有价值[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1期
10 俞红海;;终极控制权、法制环境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J];南方经济;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广远;陈玉珍;龚代来;顾景范;;共用柱(40×150mm)在日立853-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的应用(Ⅰ)[A];天津市第八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体仓;制度环境、两权分离度和信用风险[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3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14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