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1 09:54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4年

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

段伟花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与现状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80 年代欧洲各国吸收仿效,90 年代开始在亚洲各国的蓬勃发展,目前已扩展到包括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交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金需求旺盛与资金供应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正迅速朝国际化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育成熟而对我们却是崭新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来为国民经济建设筹集资金以加速缩短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问题,确实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国居民和机构投资者巨大的投资潜力和投资渠道匮乏的矛盾以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压力,强烈呼唤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因此,国内企业界、金融界、法律界将目光投向资产证券化,并希望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也同样起到“炼金术”的效果。 国外学者们已经研究多年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但资产证券化发行机构和它们的投资者还没有积累起在不同经济背景下应对风险的经验。国内理论界对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结构和收益都进行了研究,但至今仍然没有一种全面的定量化的证券资产定价模型。 二、论文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意义、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和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研究。在介绍了有关资产证券化的理论问题之后,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实施的意义、必要性。同时结合我国早期的几个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外的几种定价模型的优缺点。最后笔者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定价模型。 WP=62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存量资产进行组合,对该组合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结构重组,并依托现金流发行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由原始权益人、特设信托机构(SPV)和投资者三类主体构成,加上辅助机构如服务人、受托人、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投资银行等的参与与协助促使整个交易得以顺利进行。具体操作步骤是: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实现真实出售;3.建立信用担保机制;4.资产证券化的评级;5.债券设计与发行;6.实施资产管理,完善交易结构;7.到期偿付证券本息。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有:1.它是一种资产融资;2.它是一种表外融资;3.它是一种结构性融资;4.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相当的迅速,它对我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1、国际证券投资在国际投资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2、债券融资成为证券化融资的主要手段;3、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迅速增长。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意义:1、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我国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2、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经济建设中的资金紧张的状况;3、为中国深层次利用外资提供了新的途径;4、有利于改善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 5、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6、可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 (三)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资产证券化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利率值;2、利率波动率;3、偿还期;4、提前偿付;5、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 (四)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研究 国外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主要有:静态现金流折现定价模型、 期权 WP=63 调整利差法定价模型、蒙特卡罗模拟模型、利率二叉树模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根据对我国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静态现金流折现定价模型目前是最适合我国的定价模型。 三、论文的创新与突破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意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作者在对理论问题充分阐述的同时列出了许多实际运用的例子,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论文的第三部分在调查我国资本市场的同时,分析了我国目前定价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首先分析国外定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资产定价模型。 在得出的结论上,本文也有新的发现: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不同的定价模型有不同的优缺点;在不同经济背景下对应不同的风险,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系统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在分析借鉴它们理论的同时,必须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出发点;另外,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必须尊重我国的市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集中,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损失进行证券的定价。尽管我国国内目前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一些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但只要我们已经具备了其基本条件,就可以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实施并推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
【目录】:

  • 第一章 绪 论6-9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9-17
  •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9-10
  • 2.2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10-12
  • 2.3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12-14
  • 2.4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14-17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其意义17-26
  • 3.1 国际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情况17-20
  • 3.1.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17-19
  • 3.1.2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19-20
  • 3.2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现状20-21
  • 3.2.1 我国理论方面的基本现状20-21
  • 3.2.2 我国实务方面的基本现状21
  • 3.3 实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意义21-23
  • 3.4 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23-26
  •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研究26-39
  • 4.1 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26-29
  • 4.1.1 利率值26-27
  • 4.1.2 利率波动率27
  • 4.1.3 偿还期27
  • 4.1.4 提前偿付27-29
  • 4.1.5 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29
  • 4.2 案例分析29-35
  • 4.2.1 三亚地产投资券的案例29-31
  • 4.2.2 公路收费证券化31-34
  • 4.2.3 贸易服务应收款证券化34-35
  • 4.3 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35-39
  • 4.3.1 利率值35-36
  • 4.3.2 利率波动率36
  • 4.3.3 偿还期36
  • 4.3.4 提前偿付36-37
  • 4.3.5 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37-39
  •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研究39-56
  • 5.1 国外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分析39-52
  • 5.1.1 静态现金流折现定价模型39-40
  • 5.1.2 期权调整利差法定价模型40-43
  • 5.1.3 蒙特卡罗模拟模型43-44
  • 5.1.4 利率二叉树模型44-49
  • 5.1.5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49-51
  • 5.1.6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51-52
  • 5.2 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选择52-56
  • 第六章 结 论56-57
  • 致 谢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论文摘要61-64
  • ABSTRACT64-6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庆;;权证定价模型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08期

    2 王星洲;谭力文;王娜;;游戏运营平台定价模型及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新宏;;认股权证定价模型与泡沫度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2期

    4 吕荣胜;李璨;;基于环境先导的再生水资源定价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许春芳;靖继鹏;;网络信息商品价格影响因素与价格模型构造[J];情报科学;2007年05期

    6 张亚慧;魏长星;丁合真;;基于信息产品定价因素的定价模型设想[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13期

    7 刘军平;;关于四种不良贷款定价模型的比较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高栓成;;景区门票定价模型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赵娜;;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6年33期

    10 周颖颖;秦学志;尚勤;王玥;;基于强度模型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定价与分析[J];预测;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圣鸿;王燕;胡竹菁;戴海琦;;影响试题难度的认知因素的现代测量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婧忻;;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季民;张亮;金洛楠;;光电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业证券 王年华 饶刚 刘景;[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马平东;[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石家庄软包装彩印厂 姜志绘;[N];中国包装报;2001年

    4 伊京;[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北大人口所 郑晓瑛教授;[N];中国人口报;2000年

    6 农发所 翁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赵迪;[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河北农业在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N];农资导报;2005年

    9 林诗萍 DigiTimes;[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10 张横;[N];中国包装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丽娜;中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赵倩倩;河南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影响因素的二水平模型[D];郑州大学;2011年

    5 罗宁;服务外包企业中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段伟花;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桥艳;航线收益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8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马冬敬;目录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亮;相对性顾客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0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