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21:11

  本文关键词: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凭借其具有的灵活性、可逆性、微调性等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货币当局的倚重,其对我国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不断显现,对整体的经济和金融调控影响与目俱增。但与此同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仍然存在操作主体独立性不够、交易工具品种单一、市场基础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效力,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充分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货币理论中关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观点,进而梳理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作用原理和传导机制;其次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演变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实证角度,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一方面运用格兰杰检验来验证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型指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公开市场回购利率)对短期、长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这能从侧面反映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来分析公开市场净投放量对货币供应量、贷款规模、物价指数以及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实证得出的结论有: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短期、长期利率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对短期利率的作用效果更强于长期利率。第二,在几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中,28天回购利率、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最强,可以作为“货币市场参考利率家族”的成员,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动。第三,总体来说,不论是通过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均能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其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且作用时间较短。第四,通过方差分解发现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货币渠道传导机制比信贷渠道传导机制作用效果更为明显。针对实证结论,本文认为货币当局应关注下几方面:第一,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积极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操作方式。第二,目前仍应坚持重点调控货币供应量。第三,加强对信贷渠道的正确引导,使得信贷渠道的传导路径更加顺畅。第四,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利率的辅助调节作用,降低对货币供应量的依赖性,以便时机成熟后,货币当局可以将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换。第五,强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独立性。
【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VAR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0-1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1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1-16
  • 一、货币政策是否中性的文献综述11-12
  •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12-14
  • 三、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的文献综述14-16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6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16-18
  • 第二章 公开市场业务相关理论18-26
  • 第一节 公开市场业务经典理论回顾及评价18-21
  • 第二节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机理21-22
  • 第三节 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机制22-24
  • 第四节 各国央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概况24-25
  • 第五节 小结25-26
  • 第三章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演变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26-40
  • 第一节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方式26-31
  • 第二节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特征31-35
  • 第三节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目标体系及传导渠道35-37
  • 第四节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37-38
  • 第五节 小结38-40
  • 第四章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40-58
  • 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40-41
  • 第二节 实证方法及模型介绍41-43
  • 第三节 公开市场业务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效果分析43-48
  • 一、平稳性检验44-45
  • 二、格兰杰检验45-48
  • 第四节 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效果分析48-56
  • 一、平稳性检验48-49
  • 二、格兰杰检验49-50
  • 三、VAR构建及脉冲响应分析50-55
  • 四、方差分解55-56
  • 第五节 小结56-58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58-60
  • 第一节 结论58-59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9-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2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