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03:54
住房货币政策的推行,使住房金融制度的改革成为焦点,但是,住宅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受到贷款金融机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建立我国的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我们分析了世界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的运作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结合中国住宅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讨论这一问题。在此思路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及推行住宅抵押贷款的意义,介绍了两个概念,资产证券化和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两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住宅抵押贷款因为具有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特点,而成为比其他资产更适合于证券化的银行资产。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着重分析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模式及美、加、港发展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共性和特性。第三部分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介绍了我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实践,详细介绍了“分部到位”模式的运作过程及各自的优缺点。第四都分论证了当前在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受到的诸多限制、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最后对如何推进我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了研究。 ...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1 概述
1.1 相关理论
1.1.1 资产证券化
1.1.2 住宅抵押贷款市场
1.2 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1.2.1 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1.2.2 推动住房产业的发展
1.2.3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2 境外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
2.1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及创新动因
2.1.1 源于价格风险转移的创新需求
2.1.2 源于信用风险转移的创新需求
2.1.3 源于流动性要求的创新需求
2.1.4 源于创造信用的创新需求
2.1.5 产生创新需求的其他因素
2.2 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
2.3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模式
2.4 加拿大及香港的运作模式
2.5 美、加、港发展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共性和特性
3 我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实践
3.1 建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背景及试点
3.2 抵押贷款证券的种类
3.3 关于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券的期限
3.4 关于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券的利率和付息方式
3.5 信用支持和流动性支持
3.6 机构设置
3.7 债券评级
3.8 发行和交易
4 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4.1 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不足
4.1.1 住宅抵押贷款规模小
4.1.2 资金供给过剩
4.1.3 信贷约束较高
4.2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及中介机构的不足
4.2.1 缺乏开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利益驱动
4.2.2 市场缺乏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
4.2.3 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
4.3 缺乏完善的抵押贷款市场保障体系
4.3.1 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存在较大障碍
4.3.2 法律配套建设不完善
4.3.3 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5 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
5.1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理
5.1.1 风险分散机理是证券化运作的出发点
5.1.2 资产组合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基础
5.1.3 资金配置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推动力
5.1.4 信用分工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保障
5.1.5 利益驱动机理是各方积极参与的目的所在
5.2 推进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
5.2.1 推进住宅抵押贷款一级市场
5.2.2 大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5.2.3 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5.2.4 必须建立贷款保险制度
5.3 培育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环境
5.3.1 加快培育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组织和市场中介体系
5.3.2 培育抵押证券的需求主体
5.3.3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杨光,孙爽. 新金融. 2001(08)
[2]论MBS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J]. 姚长辉. 金融研究. 2001(07)
[3]实施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J]. 吴翔江. 金融研究. 2001(05)
[4]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势在必行[J]. 袁国钰,刘明刚,饶剑刚. 中国房地产. 2001(02)
[5]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 汲宏,张志敏. 中国房地产. 2001(01)
[6]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际比较[J]. 刘晖. 国际金融研究. 2000(10)
[7]美国政府在住房贷款券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盛军. 国际金融研究. 2000(10)
[8]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J]. 何德旭. 金融研究. 2000(09)
[9]我国目前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尚不成熟[J]. 李楚星. 中国房地产. 2000(09)
[10]抵押担保证券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分析[J]. 郑春美,梅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06)
本文编号:3407041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1 概述
1.1 相关理论
1.1.1 资产证券化
1.1.2 住宅抵押贷款市场
1.2 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1.2.1 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1.2.2 推动住房产业的发展
1.2.3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2 境外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
2.1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及创新动因
2.1.1 源于价格风险转移的创新需求
2.1.2 源于信用风险转移的创新需求
2.1.3 源于流动性要求的创新需求
2.1.4 源于创造信用的创新需求
2.1.5 产生创新需求的其他因素
2.2 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
2.3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模式
2.4 加拿大及香港的运作模式
2.5 美、加、港发展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共性和特性
3 我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实践
3.1 建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背景及试点
3.2 抵押贷款证券的种类
3.3 关于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券的期限
3.4 关于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券的利率和付息方式
3.5 信用支持和流动性支持
3.6 机构设置
3.7 债券评级
3.8 发行和交易
4 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4.1 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不足
4.1.1 住宅抵押贷款规模小
4.1.2 资金供给过剩
4.1.3 信贷约束较高
4.2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及中介机构的不足
4.2.1 缺乏开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利益驱动
4.2.2 市场缺乏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
4.2.3 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
4.3 缺乏完善的抵押贷款市场保障体系
4.3.1 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存在较大障碍
4.3.2 法律配套建设不完善
4.3.3 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5 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
5.1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理
5.1.1 风险分散机理是证券化运作的出发点
5.1.2 资产组合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基础
5.1.3 资金配置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推动力
5.1.4 信用分工机理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保障
5.1.5 利益驱动机理是各方积极参与的目的所在
5.2 推进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
5.2.1 推进住宅抵押贷款一级市场
5.2.2 大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5.2.3 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5.2.4 必须建立贷款保险制度
5.3 培育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环境
5.3.1 加快培育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组织和市场中介体系
5.3.2 培育抵押证券的需求主体
5.3.3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杨光,孙爽. 新金融. 2001(08)
[2]论MBS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J]. 姚长辉. 金融研究. 2001(07)
[3]实施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J]. 吴翔江. 金融研究. 2001(05)
[4]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势在必行[J]. 袁国钰,刘明刚,饶剑刚. 中国房地产. 2001(02)
[5]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 汲宏,张志敏. 中国房地产. 2001(01)
[6]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际比较[J]. 刘晖. 国际金融研究. 2000(10)
[7]美国政府在住房贷款券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盛军. 国际金融研究. 2000(10)
[8]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J]. 何德旭. 金融研究. 2000(09)
[9]我国目前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尚不成熟[J]. 李楚星. 中国房地产. 2000(09)
[10]抵押担保证券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分析[J]. 郑春美,梅山.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06)
本文编号:340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40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