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23 21:16

  本文关键词:“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13年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

赵晶晶  

【摘要】:李齐贤是高丽末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其汉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文学理论这三个方面,尤以词的成就最为显著。李齐贤堪称高丽词坛上的巨擘,他不仅把词这一文学体裁正式引进到了韩国,还是朝鲜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词人,他的出现,标志着韩国文坛上真正出现了词人。所以,李齐贤在朝鲜词史上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其成就在朝鲜汉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齐贤是朝鲜最优秀的词家,他的词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个人因素外,与金元时期在词坛占据主流地位的北宗词对他的影响不无关系。因此,以北宗词为切入点,对李齐贤的词创作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金元词,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域外作家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从而了解词体艺术具有的多民族文化品质,而且对中韩两国学术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已经取得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能有所创新,在论述内容上力求更加全面、系统、深刻。以“北宗词”这个目前学界很少涉及的词学流派为切入点去研究李齐贤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本文主要运用“知人论世”、文本细读法、对比法以及文献研究法,以北宗词和李齐贤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了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 本论文分六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的范围及方法,北宗词的简介;第二章探讨了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文化的因素、文学传统的因素及李齐贤个人的因素三个方面来研究;第三章论述了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内容上的影响,北宗词所表现的内容较为广泛,李齐贤词也有这个特点,这种内容上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抒写羁旅愁思、咏史怀古、表现隐逸之趣、展现朋友情谊、描述饮酒之事五个方面;第四章分析了北宗词对李齐贤词艺术上的影响,从北宗词对李齐贤词“豪放刚健”风格的影响、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审美倾向的影响、北宗词对李齐贤词艺术手法的影响这三个大的方面来深入分析;第五章系统地论述了李齐贤词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李齐贤词创作受到了北宗词的影响,但并不是一味效仿,其词有自己的特点。李齐贤开创了朝鲜词坛和韵之风气、确立了写景词在朝鲜词坛的地位,对朝鲜的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研究作总结。 作为域外文人,李齐贤在中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其词具有浓郁的的“北派”特色,“北宗词”对李齐贤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李齐贤在北宗词的影响之下,其词又有自己的特点,更是难能可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3
  • 1.2 相关研究现状13
  • 1.3 研究的范围及方法13-14
  • 1.4 北宗词简介14-18
  • 1.4.1 北宗词的发展阶段14-16
  • 1.4.2 北宗词的词学主张16-17
  • 1.4.3 北宗词的艺术风格17-18
  • 第二章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产生影响的原因18-23
  • 2.1 社会文化的因素18-19
  • 2.1.1 元朝与高丽间的关系18-19
  • 2.1.2 中国与朝鲜半岛同属汉字文化圈19
  • 2.2 文学传统的因素19-20
  • 2.2.1 高丽朝文人崇尚汉文学19-20
  • 2.2.2 北宗词与高丽民族性格的契合20
  • 2.3 李齐贤个人的因素20-23
  • 2.3.1 李齐贤的家学渊源21
  • 2.3.2 李齐贤久居大都的经历21-22
  • 2.3.3 李齐贤对苏轼的景仰22-23
  • 第三章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内容上的影响23-30
  • 3.1 抒写羁旅愁思23-25
  • 3.1.1 抒发孤客千里的悠悠乡愁23-24
  • 3.1.2 抒发辗转漂泊的人生感慨24-25
  • 3.2 咏史怀古25-26
  • 3.3 表现隐逸之趣26-28
  • 3.3.1 倾慕隐士26-27
  • 3.3.2 寄情山水27-28
  • 3.4 展现朋友情谊28-29
  • 3.4.1 记叙朋友间的交游28-29
  • 3.4.2 表达对高丽故友的思念29
  • 3.5 描述饮酒之事29-30
  • 第四章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艺术上的影响30-53
  • 4.1 对李齐贤词风格的影响30-34
  • 4.1.1 营造雄奇阔大的意境31-32
  • 4.1.2 运用气势恢宏的语言32-33
  • 4.1.3 抒发坦率真挚的感情33-34
  • 4.1.4 沿袭紧凑连贯的结构34
  • 4.2 对李齐贤词审美倾向的影响34-42
  • 4.2.1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词调选择上的影响35-37
  • 4.2.2 北宗词对李齐贤词意象选择上的影响37-42
  • 4.3 对李齐贤词艺术手法的影响42-53
  • 4.3.1 运用典故42-46
  • 4.3.2 善用对偶46-50
  • 4.3.3 巧用借代50-53
  • 第五章 李齐贤词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53-57
  • 5.1 李齐贤词的特点53-54
  • 5.1.1 不作“艳语”53
  • 5.1.2 立意深刻53-54
  • 5.1.3 喜用“白”字54
  • 5.2 李齐贤词对后世的影响54-57
  • 5.2.1 开创朝鲜词坛和韵之风气55
  • 5.2.3 确立写景词在朝鲜词坛的地位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6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晓明;苏轼词豪放风格辨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凌宇;;词如其人:从苏轼黄州时期的词看苏词的艺术风格[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钟巧灵;;论东坡词意象的建构与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程观林;豪放词说略[J];徽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5 单梅森;;元好问山水词新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付春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7 韩梅;论如何看待韩国汉文学[J];理论学刊;2004年09期

    8 刘兴儒;试论苏轼词的艺术风格[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9 于海英,张波;论稼轩词中的马意象[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周晓琳;中国古代文学“思乡”主题的文化内涵[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东方;遗山词研究三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晓群;东坡词用典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谭小明;苏轼与辛弃疾隐逸词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蔡相宗;苏轼词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玲;;千古词帝的悲歌——浅析李煜后期词作[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姜剑云,孙昌武;论完颜(王寿)创作中的佛禅意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杨青芝;论《诗经》比兴物象的农耕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刘崇德;于东新;;论金代完颜皇族词——以胡汉文化融合进程为中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甘松;晚唐五代词梦意象的文本解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赵爱华;王维诗歌中的禅理与画意[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张素格,孙书杰;引用修辞生成的历史文化根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素格;宋燕鹏;;“引用类别”解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张小红;论词境与禅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李云琦;对“白石脱胎稼轩”的商榷——兼论姜夔词风的渊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红炬;;试论方苞散文中的“义”与“法”[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芦笛;;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国富;;辛弃疾的谐谑词与散曲的豪放[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谢永芳;;近世广东词坛的词体研究[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尊明;;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蒋晓城;;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南渡及南宋前期的艳情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湘琳;;休去倚危阑——辛弃疾“登楼”心态初探[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珂;;日本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解析[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华东方;遗山词研究三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硕;宋词词汇与宋代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颖;美籍学者孙康宜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树淼;朝鲜李齐贤和他的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2 赵丽华;;数字在诗词中的作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正木佐枝子;关于苏轼的婉约词──兼论苏词与北宋词风的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王立,刘卫英;雁意象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5 赵永源;;论遗山词的词史地位及其独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赵永源;;词中的“杜陵嫡派”——析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赵兴勤;孔繁华;;元好问词艺术再探[J];晋阳学刊;1986年03期

    8 赵慧文;元遗山词概论[J];晋阳学刊;1990年05期

    9 李琦;论苏轼词中的意象与理趣表达[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陈学祖;典故内涵之重新审视与稼轩词用典之量化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永源;遗山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伟;论宋代隐逸词[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巍;元好问归隐时期词作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3 黄春梅;遗山乐府与宋词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汝良;;李齐贤笔下的中国形象[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何永波;;从李齐贤诗中人名运用透视其在华创作的心路历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宝龙;高云龙;;李齐贤在朝鲜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凤能;李齐贤和他的旅蜀词[J];文史杂志;2000年01期

    5 曹春茹;;高丽李齐贤《眉州》诗的中国文化情结和民族意识[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何永波;;探析李齐贤“小乐府”诗中的文化内涵[J];今日科苑;2009年02期

    7 曹春茹;;高丽李齐贤诗歌中的中国名人典故[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何永波;;从李齐贤诗中地名透视其在华创作的心路历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宝龙;;论李齐贤词的多重渊源[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10 申丽君;;李齐贤的中国之行[J];文教资料;2013年2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包艳红;从《益斋乱稿》看李齐贤西蕃远谒忠宣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关晓云;李齐贤与十四世纪前期的元丽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3 程丽丽;李齐贤汉诗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4 孙莹;杜甫诗与李齐贤诗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赵晶晶;“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北宗词”对李齐贤词创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1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