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23 11:01

  本文关键词: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2年

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王璟  

【摘要】:细致考究布莱希特的剧作与理论,可以从中发现,布莱希特确实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除了明显体现在他对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大胆借鉴上,此外还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哲学长时间的潜心研究上。可以这样说,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是真诚的,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却是严肃的,他在中国文化宝库里遇到了他一直追求向往的东西,经过思考后颇有胆识地进行了借鉴吸取,丰富充实了自己的理论与作品,但由于语言障碍,布莱希特对言语并不精通,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中,如果仅仅是依靠译文,是不可能对中国文化有广泛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读。 192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赵景深通过《最近德国剧坛》一文,首次将布莱希特引荐到中国,我国的“布莱希特现象”也由此开始,期间前后分别经历了1959年、1962年和1979年三次高潮。1959年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这时候产生的第一次高潮与产生于文革结束后的第三次高潮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均处于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各界充满了巨大的变革激情,百废待兴。布莱希特辩证剧理论与作品在这种时期的引入,无形中成为了中国主流戏剧学者手中的有力工具,在满足了我国政治背景的需要时,更重要的是给陈旧的中国辩证剧理论注入新的可能。在此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布莱希特变成了一种被人为涂上了色彩的符号、工具,其部分精神思想与主要理论被当时的中国主流戏剧学者主观地强调放大,遭到了有意识的选择解读,成为了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剧坛一个全新的变革目标。但事实上,中国主流戏剧学主观给予布莱希特的历史重任,已远远超出了他作为一个外国剧作家所能负担的。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关注、阶梯式的深入了解以及为全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共同构筑成具有明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布莱希特现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6.073;I20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龙霈;;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哲学[J];读书;1983年08期

2 马生龙;论艺术陌生化反叛现实的功能[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祥明;布莱希特的现代戏剧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张法;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宪;[N];中华读书报;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光;;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浅析陌生化手段在“聊斋形象”创作中的运用[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胡俐;黄春华;;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情感化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梁文春;;从空间视域的角度解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勇;;叙事学视阈中的鲁迅阐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冠青;;用审美心胸打造诗意人生——论《陈明玉吟稿》的美学价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5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烨;;用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生群;;《墨子》疑义新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10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超;在没有人性的时代中追寻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岳婷婷;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孔德鑫;爱·摩·福斯特的“联结”之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彬;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影响的辩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元江;想象力·独创性·自由——论康德关于艺术创造主体的天才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匡复;布莱希特的“episches Theater”是“史诗剧”吗?[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印轶青;;在理性的森林中捕捉情感踪影 布莱希特《四川好人》解读[J];上海戏剧;2009年02期

3 邹元江;论史诗剧的限制与陌生化效果[J];戏剧艺术;2001年04期

4 丁扬忠;;论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及其演剧方法(三)[J];广东艺术;2010年05期

5 M·马克哥;艾理;;布莱希特与喜剧[J];戏剧文学;1988年03期

6 长海;布莱希特编剧技巧的总体特征[J];上海戏剧;2004年07期

7 夏瑞春;费春放;;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J];戏剧艺术;1983年04期

8 卫茂平;布莱希特与墨子[J];读书;1994年03期

9 宫宝荣;布莱希特与法国当代戏剧[J];戏剧艺术;1997年02期

10 唐晓白;布莱希特的选择[J];大舞台;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布莱希特戏剧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淑华;;先锋戏剧“热”后的“冷”思考[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夏波;;戏剧不是什么和是什么——来自98国际戏剧邀请展演的报告[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梁伯龙;;试论新时期的戏剧表演艺术[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5 吴双;;中国戏曲在西方的传播及西方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凤才;;近年来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孙建秋;;论九十年代英国小剧场的生命力[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9 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关于建筑地区性研究的几点再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彭晓辉;;从赫氏性学研究所到黑氏互联网性学资料库[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宪;[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徐淼;[N];中国贸易报;2010年

3 傅烨珉;[N];上海金融报;2007年

4 陶子;[N];文艺报;2004年

5 张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刊记者 韩谨;[N];证券日报;2005年

7 陶子;[N];北京日报;2004年

8 撰稿 陶灼;[N];民营经济报;2006年

9 张黎;[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李昕;[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叶长海;布莱希特与贝克特之后[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3 卢炜;从辩证到综合[D];苏州大学;2006年

4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6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张雅琳;从“间离效果”看品特戏剧中非现实的现实性[D];复旦大学;2010年

9 姜萌萌;幻象与现实·真实与虚假[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10 何宇宏;曹禺戏剧文体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璟;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苏建华;布莱希特的马克思主义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闵志荣;从“误读”走向创新[D];南京大学;2011年

4 夏时瑾;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武强;从卢卡奇布莱希特论争思考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汪艳艳;布莱希特视野中的中国戏曲表演[D];安徽大学;2012年

7 刘娅;布莱希特戏剧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申春春;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李超;在没有人性的时代中追寻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彭卉;试析布莱希特叙事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的悲剧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探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0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