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意象_诗歌意象怎么分析_《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4年
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
王永芳
【摘要】:“意象批评”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极富民族品格、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方法。谢榛的诗学论著《四溟诗话》诗学思想丰富而精深,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在批评文体、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诸方面所秉具的理论品质和诗性特征,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所采用的这种以譬喻言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意象批评”上。以“意象批评”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从原材料出发,对谢榛的诗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特殊价值进行探讨,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基本思路。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简要概述了谢榛的诗歌理论及其批评方法,对“意象批评”做了概念辨析,简要分析了“意象批评”法的文化渊源、思想基础,并对其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史上的地位做了评定。 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谢榛意象批评的运用范围”,从《四溟诗话》中撷取了大量具体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谢榛诗歌意象批评的具体运用范围,这主要体现在论创作主体、论诗歌创作之法、论审美旨趣、论诗歌鉴赏等几个方面。 第三章“谢榛意象批评的特征”,通过分析原著的具体实例,阐述了谢榛诗歌意象批评的形式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多样化的表述形态、别具匠心的取类用譬以及多样化的运用角度几个方面。 第四章“谢榛意象批评的价值评判”,对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进行价值评判。内容主要包括谢榛诗歌意象批评对前人的继承,意象批评在谢榛诗歌批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现代启示等几个方面。本文尝试对其诗歌批评理论与方法做出较为公允、科学的评判,并希望能为当今的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和特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邓新华;传统批评中“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贺天忠,吴红光;《文心雕龙》的意象批评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吴中胜;文学如水——中国古代文论以水喻文批评[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5 胡建次;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批评的发展及其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徐文茂;论《四溟诗话》中的“兴”[J];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7 曹旭;摘句批评·本事批评·形象批评及其他——《诗品》批评方法论之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蔡镇楚;刘畅;;论意象批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李庆立;天然与浑然沆瀣融会是诗歌追求的极境──谢榛美学思想再探[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邱美琼;胡建次;;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茂洋;;《聊斋》的宗教美研究[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唐瑛;至今已觉不新鲜——从鲁敏的《白围脖》说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刘嘉伟;丛国巍;;廼贤诗歌意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9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朱万曙;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常江;;旅游写作学:新学科构建条件与要点[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母进炎;;传播与接受——岳飞形象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嬗变[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10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宝升;文士也应学点《孙子兵法》[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石涛;《孙子兵法》的文学成就[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裴得烈;刘勰“奇正”论新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傅朝;《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赵刚健;兵法与文法[J];秘书之友;2002年03期
6 李思屈;中国诗学的话语言说方式[J];求是学刊;1996年04期
7 林中明;刘勰、《文心》与兵略、智术[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1期
8 李庆立;谢榛美学思想探索[J];文史哲;1992年04期
9 屈雅君;变则通 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1997年01期
10 吴承学;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J];文学评论;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建利;明代聊城双璧——谢榛、于慎行[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崔建利;袁明霞;;布衣诗人谢榛的颠沛人生[J];山东档案;2009年06期
3 袁爱国;谢榛与泰山[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李庆立;李国文先生 请尊重史实[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林启柱;谢榛、王世贞诗论比较[J];求索;2003年03期
6 段宗社;论谢榛诗论的矛盾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陈增杰;谢榛改制岑参诗评议[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顺贵;谢榛诗歌审美体验方式论[J];文史杂志;1997年02期
9 王立,王惠丹;待拓展领域里的厚重一笔——评李庆立教授《谢榛全集校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国文;升沉不过一秋风[J];文学自由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玉军;;略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收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晶;[N];光明日报;2005年
2 陈一山;[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彭书桃、李志红、叶祥东;[N];湖北日报;2004年
4 ;[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陈进 宿迁支队;[N];人民武警报;2011年
6 赵伟平;[N];长治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旭;谢榛的时代及其诗学[D];辽宁大学;2009年
2 李树军;明代诗歌文体批评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谢榛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永芳;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荣所;谢榛行实交游考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邵传永;谢榛论[D];苏州大学;2001年
5 孙青玥;谢榛诗学理论批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志军;《四溟诗话》:倾注“诗心”的诗学论著[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君丽;试论谢榛对严羽诗论的继承和开拓[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勇;谢榛的唐诗学[D];山东大学;2008年
9 朱以竹;明诗话“趣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玉欣;明代诗歌句法理论初探[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