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剧目《日出》中李太太的性格特征
本文关键词:浅谈经典剧目《日出》中李太太的性格特征
【摘要】:话剧《日出》自1935年创作以来,迅速在国内外各大剧院轮番上演,它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又一部代表作,以断面铺陈手法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众生百态,尤其以对几位女性的刻画最为深入。相比于陈白露、翠喜、小东西等人,银行秘书李石清之妻李太太虽然戏份不多,剧中矛盾不甚突出,但依然个性鲜明,代表了当时社会一类典型人物,同样值得我们细致探讨分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影像分析方法,在观看话剧《日出》数个版本后,以李太太的性格品质作为对象,首先,简单介绍《日出》剧情以及历史地位;其次,从作为生育工具的真实写照及惟命是从的怯懦性格特征入手,分析她在家里家外展现出的个性特点;最后,剖析导致李太太性格塑造及悲惨命运的时代背景以及为我们现代人带来的相关启示意义。通过本文分析,期待还原一个个性鲜明的李太太,为现代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和审视当代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林;;摄影:《日出》、《莲》[J];人民公交;2013年02期
2 ;话剧《日出》[J];军营文化天地;2008年08期
3 刘章春,任鸣;对现代版《日出》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0年11期
4 苗yN;笼罩着整个社会的阴影——《日出》中的金八形象浅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郝爱芝;;一首恨与憾交织的歌——简析《日出》诗在话剧《日出》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伊雯;;不要挂羊头卖狗肉——从音乐剧《日出》说起[J];云岭歌声;2003年03期
7 谢国冰;;《日出》两种版本的比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冯异;;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关于《日出》主题、人物与结构[J];名作欣赏;2008年07期
9 王延松;;心灵救赎,永恒的人性主题——《日出》导演手记[J];大舞台;2008年03期
10 邱雯;李倩;;新解读、新样式、新叙述——对明星版《日出》的评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杰;;试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希;《日出》中出现的是上海吗?[N];文学报;2003年
2 记者赵爽;《日出》重新亮相保利[N];北京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古丽珂;导演任鸣谈新版《日出》[N];人民日报;2000年
4 任 忆;音乐剧《日出》能“唱”红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晓川;《日出》新亮点[N];中国包装报;2002年
6 紫茵;《日出》缺少“一个主要的角色”[N];音乐周报;2003年
7 陈熹;新版话剧《日出》本月抵江城[N];湖北日报;2008年
8 王臻青;话剧《日出》全国巡演到沈阳[N];辽宁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贾薇;《日出》:一个舞台两个世界[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易运文;曹禺《日出》改编成电视剧[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宇;话剧《日出》中黑三形象的艺术生成[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2 常程;浅谈经典剧目《日出》中李太太的性格特征[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3 齐天石;话剧《日出》人物分析 从胆小到勇敢[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4 王禹桥;论话剧《日出》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阶级冲突走向人物的内心世界[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5 崔煜;话剧《日出》的结构艺术[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6 常健男;新时期以来《日出》的改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依;《日出》演出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逄晶;戏剧《日出》的会话结构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6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21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