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的现实主义及家庭教育主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歧路灯》的现实主义及家庭教育主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绿园 《歧路灯》 现实主义 家庭教育小说 写实性 批判性
【摘要】: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现代都市文明冲破农耕文明的限制,整个社会彰显拜金主义倾向,人们物质欲望空前膨胀。既定的封建价值体系受到冲击,传统伦理秩序遭到颠覆,社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受此影响,明清小说在创作上或写实,或批判,无不在描摹和关注此时期的社会现状,表达作者的社会危机意识。清人李绿园一生跨度康雍乾时期,亲眼目睹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态势。作为平民知识分子,李绿园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家族的传延及后代子孙的教育。遂假名明嘉靖年间,以清代开封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宦游经历及见闻,终其一生创作出了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李绿园在小说中,围绕开封祥符县谭姓家族的兴衰史,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全面展示了清中叶的社会现实及家庭教育危机,以表现其平民知识分子的淑世情怀及家庭教育思想。本论文着重探讨《歧路灯》的现实主义及家庭教育主题,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李绿园及《歧路灯》研究综述,介绍研究现状,阐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李绿园文学观及《歧路灯》的创作,阐述李绿园的平民知识分子身份及淑世情怀;第三部分,《歧路灯》的现实主义特色,着重从平民化、写实性、批判性等角度,探讨其艺术价值;第四部分,《歧路灯》的家庭教育主题,阐释李绿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综上,我们认为,李绿园作为平民知识分子,以开封为背景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围绕一个缙绅子弟“浪子回头,重整家业”的故事,真实再现了清代中期社会现状,揭露批判了官场的腐败,表达了自己对所处时代家庭教育的担忧,是明清时期的一部平民化、现实主义家庭教育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廉;;《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杨海中;;《歧路灯》研究九十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王鸿雁;;《歧路灯》中引导状态补语的“得(的)”[J];文艺评论;2012年10期
4 郝二旭;;从《歧路灯》看清代河南的民间手工业[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张清芬;从《歧路灯》看商人的资本积累[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1年04期
6 孔庆杰;;《歧路灯》的忠孝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李延年;应运而生:社会生活为《歧路灯》的产生提供了沃土[J];河北学刊;1999年04期
8 孙振杰;;近三十年台湾《歧路灯》研究述评[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张玉萍;;《歧路灯》词汇研究三十年[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7期
10 胡军利;论《歧路灯》的哲学思想[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谢运和;《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平举行[N];平顶山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少辉;《歧路灯》的现实主义及家庭教育主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郑易姝;教育视角下的《歧路灯》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3 孙振杰;《歧路灯》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艳春;美学视野下的《歧路灯》[D];苏州大学;2010年
5 毛晓新;《歧路灯》连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彭娟;《歧路灯》对家族命运的关注与对家族文学的开拓[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谷悦;《歧路灯》中的士绅家庭经济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申利歌;《歧路灯》詈骂语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9 倪晨媛;《歧路灯》时间表达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10 韩娜;《歧路灯》中女性形象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216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21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