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说《生死
本文关键词: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年
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
孙鹤云
【摘要】:萧红与姜敬爱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中韩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她们在短暂的创作生涯里给世人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本文以二者代表作—-同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使用综合研究的比较方法,从作家的生平及创作历程、作品主题以及文体风格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两位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比较研究,旨在通过这样的比较,了解和体会中韩这两位女作家创作风格的异同,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萧红和姜敬爱作品的真正魅力。这两部作品表现了两大共同主题,一是展现农民的悲惨生活,思考人的生存价值。另一个就是对当时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困境的剖析。在文体风格方面,《生死场》和《人间问题》在结构布局上差异较大,但在语言表达上都善于使用抒情的手法。生活在两个不同国度的两位作家的之所以呈现出这么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答案。首先,两个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第二,社会与时代背景相似。第三,中韩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两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气质存在着相通的地方。 另外,中韩两国在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希望本文能给中韩现代文学比较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7.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沛;生死两极之间的多重悲鸣——读萧红的《生死场》[J];理论导刊;2002年01期
2 孙臣;巧设“文眼”,文情并茂——也谈萧红小说的散文化审美倾向[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J];文艺评论;1986年01期
4 单元;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妹;论萧红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范方俊;;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两次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江三良;;资本属性、公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孙海洲,孙玮;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9 周海燕;关于“集体责任”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邱坤荣;;爱的关怀和召唤·巧妙的叙事视角——《春桃》艺术魅力浅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3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10 王贵民;;申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之关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秋玥;论林斤澜新时期以来的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莹;黑土地文化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樊秀秀;译者的性别身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呼兰河畔孤独的女儿──读萧红的《呼兰河传》[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柳易江;萧红小说叙述模式论[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3 单元;;试论鲁迅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李向辉;批评的批评:萧红研究回顾[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刘秀玉;略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6 陆文采;;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7 邢富君;杨晓莉;;萧红创作的时代内容与艺术足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8 王义祥;萧红散文艺术摭谈[J];求是学刊;1996年03期
9 阎志宏;萧红和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2期
10 艾斐;;跳出“阴柔美”[J];文学评论;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杰;试论萧红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2003年02期
2 石璐;;男权社会笼罩下女性的生存困境——看萧红《生死场》中女性的悲剧命运[J];作家;2009年12期
3 黄晓娟;萧红的生命意识与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李云霞;萧红的小说创作:一个独特的世界[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刘平,杨会芳;悲剧意识中的生命热情——试论萧红小说创作的审美情态[J];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铁峰;萧红创作面面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7 王秀珍;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J];学习与探索;1994年04期
8 李重华;萧红小学今尤在──《萧红生平考订二题》之“二题”考订[J];大庆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9 周春英;生命体悟:萧红小说的深层哲学意蕴[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浩;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子平;;诗人萧红[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宋晓庚;;萧红的创作反映民族时代精神——兼谈其社会化因由[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宋晓庚;;年年朝朝暮暮 不过丁忧离歌——谈萧红和她的作品[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4 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钟耀群;;人间天上长相伴——《端木与萧红》前言[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6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7 徐晓杰;刘军;;“同一地平线”上的另一种景观——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为视点看萧红对鲁迅的发展[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春生;;走向心灵深层——评《七宝楼台》[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9 金钢;;论萧红与迟子建的乡土追忆[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10 袁珍琴;;生命隐私·女性命运·历史劫难的无遮展现——虹影《饥饿的女儿》之多维解读[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杨宁舒;[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门瑞瑜;[N];文艺报;2001年
4 铁永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张秀琢;[N];大连日报;2011年
7 ;[N];文艺报;2011年
8 庄鸿雁;[N];文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涂桂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云峰;乡愁与中国现代生命诗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艳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5 朱旭晨;秋水斜阳芳菲度[D];复旦大学;2006年
6 金美英;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张石川;白朴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毅;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山东大学;2007年
9 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D];武汉大学;2003年
10 贺安芳;追寻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鹤云;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宋琼英;独自叩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运;论诗人萧红[D];兰州大学;2010年
4 项远;萧红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莹;黑土地文化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柴琳;萧红及其作品的生命追寻[D];吉林大学;2010年
7 裴岚;论萧红及其“弱势”文学创作[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雁琴;论萧红独特的文学品质[D];山东大学;2010年
9 胡笑彬;“家”的追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琪玮;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