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3年
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
唐菊芳
【摘要】:佛教于6世纪中叶传入日本,经过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在当时统治阶级的保护下作为国家宗教发展起来。至平安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佛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自9世纪中叶进入藤原氏摄关统治时期,贵族阶层的格局重新调整,不再以律令制等级为划分依据,而是以与天皇家族的外戚关系和摄关家族的血缘关系的远近来断定贵族身份的高低。而由此产生的上流贵族和中下流贵族的社会地位皆不稳定。中下层贵族自不必说,上层贵族之间因政权争斗导致家破人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平安时代的人们对佛教的追求与依赖比其他任何朝代更甚。同时适应社会形势而产生的净土教信仰以及往生思想等对贵族男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诞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源氏物语》(成书于1001至1008年之间),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正篇以贵公子源氏的政治、恋爱生活为两条主线,描述了其与众多女性之间的爱情纠葛。续篇通过描述源氏子孙的爱情婚姻生活,刻画出宇治三君及浮舟等女主人公的形象。物语中登场的女主人公虽然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从物语创作之后受到贵族女性极大追捧这点来看,物语中描述的世界可以让现实中的女性感受到共鸣,与她们的现实生活是相仿的。 作者紫式部出身于中层贵族家庭,自幼受家庭熏陶,汉文学功底深厚,从《源氏物语》中对佛教的描述来看其对佛教亦有较深造诣。丈夫藤原宣孝(953-1001)与其结婚时已有四位妻子,并在婚后三年育有一女之后染疫病身亡。从此紫式部开始寡居生活并走上在宫中供职的生活。《源氏物语》创作于丧夫之后于宫中供职期间,她所经历的痛苦无常的贵族生活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于源氏物语与佛教的关系,在日本国内已经有诸多学者、研究人员通过论文、著作等对其进行了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有丸山清子的《源氏物语的佛教》、重松信弘的《源氏物语的佛教思想——佛教思想与其文艺意义的研究》、岩濑法云的《源氏物语与佛教思想》、阿部俊子的《女性的出家入道——从源氏物语来看》。而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可以列举出的只有张龙妹的《源氏物语的救赎》、王华的《源氏物语的佛教思想——以出家为中心》等。而以上列举出的论文专著多数是从物语本身与佛教,某个男、女主人公与佛教的关系来探究,而综合性地就女性与佛教的关系、女性出家问题所作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本文试图以史实为依托,结合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之路的文本描写,探索女主人公出家及救赎的问题。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 第一章通过典籍资料从历史的观点解明物语成书年代佛教思想在贵族阶层的流传情形以及往生思想对女性的影响及作用,即平安时代的贵族女性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接触到并接受佛教思想的,往生、成佛思想又是如何浸透到女性当中的。 第二章通过文本细读从物语叙述的文脉中,考察出家女主人公——以藤壶、女三宫、紫上、浮舟为例的言行、思想意识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追溯其各自走上出家之路的来龙去脉,以期了解其各自的出家原由、向佛之心、以及走向出家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本章将以上四位主人公各作一节,分别进行讨论并且做出总结。 第三章则是在一、二章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女性生存的客观环境和作者紫式部的佛教观,探求女性的救赎问题。主要应用民俗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以及现存《紫式部日记》中所反映的紫式部的佛教思想,对物语中探求的女性救赎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显然只能表明通过历史的观点、文本细读和共时性比较研究《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出家问题的可行性,无法穷尽一切可能的解读方式。笔者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提出新的研究话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313.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梅;理想女性的哀歌——浅析《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人物形象[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2 王玲;;试析《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高华;;从《源氏物语》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史军;;救赎与信仰——论远藤周作的《深深的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盛佳;;关于平安时代女流日记文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李娜;;从日记文学看王朝女性的悲欢世界——以《蜻蛉日记》为中心[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7 张亚璞;日本文学与佛教思想——《源氏物语》与《平家物语》的比较[J];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龙妹;;《源氏物语》〈桐壶〉卷与《长恨歌传》的影响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明,康珊;试论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胡利;;生活中的街道和被表征的街道[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焦杨;韩冰;;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吴鸿斌;;西方文论视野下的自然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郑雅君;;走向祭坛的俄狄浦斯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6 张碧波;;心有执念终成魔——论《源氏物语》中六条妃子作祟原因[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吴云松;;继承与超越——试析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之来源[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张波;张佳;;聚焦现代中国社会的新伦理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文本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9 薛媛;;论十七年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J];电影文学;2009年23期
10 罗益民;罗峰;;生态的伦理学——关于《诗学》和《文心雕龙》学术历程的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雯;;网络传媒的“审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费投射与消费欲望[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4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晖;徐訏创作的审美距离探幽[D];暨南大学;2011年
7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8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婷婷;《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香;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忠奇;油画与雕塑中的人物经典造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丹燕;塑造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克;论近现代中国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引进和接受[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王志鹏;幻灭、沉思与超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卫垒垒;志异小说的叙事特征[D];南京大学;2011年
9 菅娇;月迷津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天召;宗白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文汉;;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1年01期
2 姚晓燕;史与实的完美结合——读《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3期
3 姚继中;《源氏物语》和歌艺术风格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陶力;紫式部美学思想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03期
5 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年04期
2 陈生永;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悲歌──试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李丽;《源氏物语》与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姚继中;译成中文后的《源氏物语》与原文汉字表记相异较大的题名[J];日语知识;2005年02期
5 姜山秀;论《源氏物语》叙述主体的多重分化[J];日本研究;2001年03期
6 叶渭渠;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J];日本学刊;1995年01期
7 万莹华;日本妇女的哀歌—《源氏物语》[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8 赵连元;论《源氏物语》的艺术魅力[J];学习与探索;2003年05期
9 姚继中 ,刘华曦;走进《源氏物语》(二)——平安贵族理想中的女性[J];日语知识;2005年02期
10 姚继中 ,刘华曦;走进《源氏物语》(七)——花落人亡两不知[J];日语知识;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水莲;;理想的建立与破灭——“大观园”与“六条院”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戴铮;[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玄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慎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张晖;[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廉德瑰;[N];人民日报;2010年
9 旅日学者 李长声;[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10 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3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姜淼;论《源氏物语》中夕颜性格的多重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6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麒;《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佛教影响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锐清;《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