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谈谈《吕氏春秋》“十二纪”之“三秋”思想——兼论杂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7-12-28 05:25

  本文关键词:谈谈《吕氏春秋》“十二纪”之“三秋”思想——兼论杂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确立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刘向、刘歆父子 性情 抒情


【摘要】:文献目录学上的杂家的形成过程、学派思想特点以及由此特点所发挥的社会效用等问题,值得探讨。以杂家之代表著作《吕氏春秋》、《淮南子》为讨论重点,通过分析其编撰者的特殊身份,梳理杂家在纵向层面整合九流十家的历史进程可知,杂家是平衡现实社会君臣、朝野、阶级等各种势力之余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而给予其名称及地位者,当属刘向、刘歆父子。杂家既尊重天道法则,又保护个体性情之遂长,由此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同时亦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之滥觞,其作用非儒、道诸家可以替代。
[Abstract]:The utility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lay on the eclectic bibliography formatio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chool of thought, is worth discussing.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an "Lushih chunchiu", "Huainan Zi" as the focu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status of compilers, combing the Eclectic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vertical aspect that is an integration of various theories, the balance of social class and variou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forces more than the formation of ideology, and given its name and the position is, Liu and his son Liu Hsin. Miscellaneous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individual nature of law of heaven, then, which opened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and it is also the origin of the traditional realistic literature China, the role of n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an replace all.
【作者单位】: 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229;I206.2
【正文快照】: (1)(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42页。(3)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030页。(4)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5册之《静庵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312页。《吕氏春秋》一书,《汉书·艺文志》列之于杂家,先秦学术呈现杂糅特点,这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沧授;;论《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J];文学遗产;1987年04期

2 刘如瑛;;《吕氏春秋》校释补(下)[J];文献;1988年01期

3 赵南;试析《吕氏春秋》的差异心理思想[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4 刘如瑛;;《吕氏春秋》校释补(上)[J];文献;1987年03期

5 宁文;谈《吕氏春秋》与“一字千金”[J];江西图书馆学刊;1994年03期

6 侯利中;《吕氏春秋》与老庄哲学的关系[J];语文学刊;1989年06期

7 刘如瑛;;《吕氏春秋》校释补[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8 贺明元;;说“(革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张学伟;;感悟《吕氏春秋》[J];躬耕;2014年06期

10 陈奇猷;《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尚学;《左传》、《吕氏春秋》叙事的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晓丹;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皓潼;论《吕氏春秋》的言语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锋;《吕氏春秋》中的美学思想解读[D];山东大学;2009年

5 高小瑜;《吕氏春秋》艺术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南萍;论《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邓岳利;《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夏青;《吕氏春秋》反映的先秦宗教信仰[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9 付浩宇;吕氏春秋文学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向玉露;《吕氏春秋》文学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4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44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