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对诗品与人品的美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刘熙载对诗品与人品的美学思考 出处:《艺术百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史 刘熙载 诗品 文品 人品 艺术作品 品评
【摘要】:刘熙载一贯在论诗话文评曲品词之时,十分强调作家思想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人品"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这也是他文艺品评的重要原则和文学评论的核心。他认为诗品是人品的一种反映,是诗中的人品。前者具体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后者指作家的道德品质。文章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刘熙载的"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梳理,同时还将他的观点与古代其他文论家进行深入比较。
[Abstract]:Liu Xizai has always been in the poetry review song words when the writer emphasize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well as Weirenchushi "character" in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the role and influence, proposed the famous judgment of "poetry out of character". This i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literature and his literary critical comments. He thinks that the core of poetry is a reflection of character, is the poem character.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specific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works of the high level,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writer's moral quality.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Liu Xizai "poetry for the character" of the famous judgment, and traces to sort out this view, but also will his point of view and other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deepl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论诗话文评曲品词,十分强调作家思想感情以及为人处世的“人品”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著名论断。这也是他文艺品评的重要原则和文学评论的核心。他认为诗品是人品的一种反映,是诗中的人品。前者具体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宁;;知人论世——评《刘熙载年谱》[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2 杨抱朴;;刘熙载年谱(二)[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曹静;;刘熙载“交游不多”诸说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4 杨抱朴;;刘熙载佚诗考[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5期
5 杨抱朴;;袁昶日记中有关刘熙载的文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安国梁;刘熙载艺术思想浅谈[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赵晓丛;;“志、旨、才、气”——刘熙载创作主体论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韩烈文;“然彼艳者,如实用何?”——刘熙载的艺术本质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张兴田;;刘熙载论赋之发生及流变[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徐林祥;;论晚清学者刘熙载的主导思想与价值取向[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可先;;刘熙载论李白绎说[A];中国李白研究(2006—2007)——李白与当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管仁福;;刘熙载诗论的人文关怀[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这个人名叫刘熙载[N];辽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陈志;刘熙载《艺概》及其创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尧;刘熙载与王国维词论比较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5年
2 曹静;刘熙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伟;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朱育江;刘熙载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5 白静;刘熙载诗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琳;论刘熙载书论中文学思想的渗透[D];吉林大学;2004年
7 肖营;刘熙载《艺概·经义概》探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廖希为;刘熙载文艺思想在晚清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9 陈志;刘熙载《艺概》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元文广;刘熙载《艺概·赋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1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6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