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叙事交汇与文化互释——阿来《蘑菇圈》与《三只虫草》的互文性解读

发布时间:2018-01-01 21:40

  本文关键词:叙事交汇与文化互释——阿来《蘑菇圈》与《三只虫草》的互文性解读 出处:《当代文坛》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阿来 《蘑菇圈》 《三只虫草》 互文性 叙事交汇


【摘要】:在互文性的理论视域下,笔者将阿来的《三只虫草》和《蘑菇圈》合构为一个统一的叙事体系,在叙事话语、人物身份以及文化意蕴等方面展开阐释与观照。经蘑菇与虫草所构建、绵延的虫草社会和采集文化,表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度拷问,显现出两个文本话语粘连的复杂形态。阿妈斯炯和桑吉一老一少,两种生命景观相互叠加,展现了藏族人民厚重但又充满希望的民族形象,在喟叹焦虑与敞开胸怀中,显示出两人相同的民族文化认知和不同的现实路径。同时,作品也昭示着阿来的文化身份与内在精神的融合视像。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the author will be a three < > and < > cordyceps mushroom circle formed into a unified narrative system in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explain the characters on identit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structed by mushroom and Cordyceps, Cordyceps collection and stretches of social cul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and nature, human and society depth interrogation, showing the complex morphology of two text words, and adhesion. Grandma Jiong Zanzibar a little old, two life landscape are superimposed on each other, show the Tibetan people thick but promising national image in the world with anxiety and open mind, show two the people of the same ethnic culture cognition and different practical path.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k also shows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inner spirit of a fusion of the video.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5
【正文快照】: 发端于1960年代西方世界的互文性理论是文学艺术领域备受关注的阐释话语之一,法国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曾提出:“任何文本都是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1)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铭;;蘑菇与蘑菇圈[J];云南林业;1986年01期

2 陈佐忠;奇妙的“蘑菇圈”[J];人与生物圈;2000年01期

3 ;塞外林苑[J];内蒙古林业;1983年09期

4 曹保明;蘑菇圈[J];农村天地;1999年12期

5 庞壮国;村堤[J];章回小说;1999年10期

6 魏继新;无法解读的阿来[J];文学自由谈;2004年05期

7 付艳霞;指挥一部混沌的村落交响曲——评阿来的《空山》[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8 王琦;;阿来的秘密花——《空山》的超界信息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9 吴义勤;;挽歌:唱给那些已逝和正在逝去的事物——评阿来的长篇新作《空山》[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10 郑新裕;;阿来“走了”[J];安全与健康;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学昕;;孤独“机村”的存在维度——阿来《空山》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南帆;;美学意象与历史的幻象——读阿来的《空山》[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梁海;;“小说是这样一种庄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来访谈录[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阿来;姜广平;;“我是一个藏族人,用汉语写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5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李大鹏;;沉重的叹息——评《遥远的温泉》[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牛梦笛;阿来:写作就像湖水决堤[N];光明日报;2013年

3 宋庄;阿来 我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N];工人日报;2013年

4 实习记者 陈馨;阿来:“市场化写作”前景广阔[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冯勇 本报记者 宋亚娟;李康云:阿来文学的叩问与聆听[N];乐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施晨露;阿来:我不是写作匠[N];解放日报;2012年

7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尹平平;阿来:经典是作家学者读者共同的创造[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记者 侯大伟 樊曦;有些文学奖像在评先进[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栏目主持 舒晋瑜;阿来:民族主义的铁疙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秦淮川;阿来三问 谁应回答[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梅;扎根:阿来的小说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茹;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温卉;阿来小说中的灾害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郑淑玲;存在维度下的人性叩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林岚;阿来小说的乡土空间叙事[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6 曾钰雯;阿来小说“越界书写”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孔倩;论阿来小说中的诗意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曾红飞;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黄山;阿来作品风格的成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10 王新宇;空山:“机村”世界的存在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6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66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