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实践
本文关键词:论余华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实践 出处:《小说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小说美学 中国当代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 艺术实践 学术随笔 张清华 先锋文学 卡夫卡 先锋小说 《活着》
【摘要】: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篇评论余华的论文,无论褒贬,都会征引余华自己的论述,尤其是他写于1989年的《虚伪的作品》,引用率之高,依笔者陋见,中国当代作家中,似无出其右者。这意味着,余华已经用他的一批学术随笔以及连同小说一起发表的自序、后记等,构建起了他自己的小说美学。这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少有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意义重大。正如张清华所说,这或许意味着"读
[Abstract]: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almost every review of Yu Hua's papers, good or bad, will cite Yu Hua's discussion, especially his 1989 "hypocritical works", citing the high rate, in my humble opinion, Chinese contemporary writers, like a second to none. This means, Yu Hua have a batch of his academic essays and novels published together with preface, postscript, built his own novel aesthetics. In this Chinese contemporary writers, is a r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hinese. As Zhang Qinghua said, this may mean "read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篇评论余华的论文,无论褒贬,都会征引余华自己的论述,尤其是他写于1989年的《虚伪的作品》,引用率之高,依笔者陋见,中国当代作家中,似无出其右者。这意味着,余华已经用他的一批学术随笔以及连同小说一起发表的自序、后记等,构建起了他自己的小说美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首历;竺琼;;纷扰的《兄弟》与暧昧的余华——2007年余华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均江;;论余华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实践[J];小说评论;2017年04期
2 孟觉之;陈清华;;余华的“加减乘除”[J];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3 郑轶彦;;虚构世界背后的价值观冲突和精神感悟——重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J];名作欣赏;2017年02期
4 张若星;;余华作品前后期关于“死亡”主题的语言变化探析[J];西部学刊;2016年09期
5 王智;;冷暖色:余华小说的人文关怀[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6 周心如;;总结和分析《兄弟》的批评意见[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04期
7 木叶;;余华的叙事之夜[J];创作评谭;2015年06期
8 王蓉;;论残雪的传统文学批评观[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9 马艳华;;浙籍作家先锋派小说英译的文化阐述与浙江地域文化传播研究[J];文化学刊;2015年09期
10 刘琰;;成长视角下余华小说的创作[J];作家;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文慧;;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J];电影评介;2008年01期
2 王世诚;;《在细雨中呼喊》对余华创作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陈国恩;王钟屏;;受虐倾向与权力欲望——余华早期小说人物心理分析及其他[J];理论与创作;2007年05期
4 黄伟林;;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5 俞敏华;;“迷乱的在场与希望的缺失”——解读余华《兄弟》的精神价值取向[J];理论与创作;2007年04期
6 汪汉利;孙立春;;指向身体下部的叙述——余华《兄弟》的肉体狂欢化叙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杨贤稳;;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两种复调小说比较——以鲁迅的《孤独者》和余华的《兄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8 陈华;;“鲜血”、“暴力”背后的人文关怀——再论余华的小说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9 冯勤;;非议中的执守——从叙述立场几度转变看余华小说的先锋本质[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10 韩小龙;程金城;;人类灵魂的审问者——余华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比较研究[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华;汪政;;读《小说美学》[J];读书;1992年12期
2 陈辽;;导向·标杆·审美享受——评《微型小说美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5期
3 余岱宗;;当代小说美学资源:经典高地与趣味辨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孙乃义;是小说美学,还是小说评点[J];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02期
5 晓云;;凌焕新教授的全国第一本微型小说美学论著——《微型小说美学》出版[J];金山;2011年04期
6 胡健;梁启超的小说美学及其周边[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7 魏建;论前期创造社的小说美学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黄洁;严复、夏曾佑的小说美学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9 王迅;;“广西三剑客”小说美学比较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陈培浩;;故乡叙事的新创和异乡人的小说美学——谈陈纸的小说探索[J];南方文坛;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德荣;;金圣叹小说美学的成就与贡献[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金雅;;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探索——论姚雪垠的小说美学思想[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石一宁;对小说美学的用力追求[N];文艺报;2007年
2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著名作家 阿来;小说家的才能就是对“可能性”的捕捉[N];四川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艳花;李贽小说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时宏宇;巴金小说美学思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伟;金圣叹小说美学思想述论[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1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7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