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两个选本看“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发布时间:2018-01-03 03:40

  本文关键词:从两个选本看“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出处:《文艺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代诗歌 经典化 诗歌史 “朦胧诗” 中国现代主义 唐晓渡 陈东东 翟永明 徐敬亚 洪子诚


【摘要】:"第三代诗歌"最早的两个选本对"第三代诗歌"的出场、命名和经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选本入手,通过入选诗人(诗群)的排序和入选诗作的数量来比较分析隐藏在编辑意图背后的等级划分和诗歌史分野。《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强调一种空间性,并隐约提出与"朦胧诗"相抗衡的"南方诗歌"概念。《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则倾向于文本中心主义,在诗歌等级划分上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态度。从对这两个选本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可以动态地观察到"第三代诗歌"多元丰富的图景,为"经典化"的文学史运作机制提供一个生动的样本。
[Abstract]:The first two anthologies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m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earance, naming and classicaliz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ms. To select (a group of poems) by being selected as a poet.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history of poetry hidden behind the editorial intention. < Chinese Modernist Poems Group 1986-1988 > emphasizing a kind of Space. And vague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outhern Poetry", which competes with "obscure Poetry". The selected Chinese Contemporary Experimental Poems tend to text-centrism.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two anthologies, we can dynamically observe the multi-rich pictur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 It provides a vivid sample for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iterary histor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一、次序和数量:等级划分中的诗歌史分野“第三代诗歌”已经过去近二十年,在对这样一段诗歌史进行写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文学史家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1),那就是,与以往的诗人不同,“第三代诗人”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诗歌史意识,以各种方式(批评、选本、论争等等)参与到对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礼红;李长银;;第三代诗歌出现原因探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波;张政雨;;论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后的“漂流式写作”——以诗人孟浪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3 罗文军;;成都内外——对四川第三代诗歌传播的社会学考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龙潜;第三代诗歌的分化[J];晋阳学刊;1997年06期

5 刘建国;第三代诗歌的外在境遇和语言特征[J];曲靖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6 梦亦非;;新图景中的不可能性诗歌——兼对第三代诗歌的反思[J];文学界(专辑版);2013年06期

7 徐白;第三代诗歌的四个状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郑卫明;主体间性的降临与第三代诗歌艺术的转变[J];文艺评论;2005年05期

9 李建立;;第三代诗歌中的文革隐迹书写[J];中州学刊;2006年01期

10 李建立;李达;;互文视野中第三代诗歌写作[J];理论与创作;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周聚;;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第三代诗歌的关系探源[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忠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知识分子影像与文学话语场的互动共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晓燕;第三代诗歌批评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陶富;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第三代诗歌[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想;“突然间”的自我[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陈钰文;作为生活方式的口语及其诗歌写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磊;诗:1986的狂欢与盛宴[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长银;反叛与重建[D];郑州大学;2001年

7 李建立;旁观者的出场[D];河南大学;2005年

8 姬春涛;穿越古今的沉吟者[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2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72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