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唐代乐府诗的言志功能

发布时间:2018-01-04 02:32

  本文关键词:论唐代乐府诗的言志功能 出处:《东吴学术》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乐府诗 言志


【摘要】:诗歌发展早期阶段上所谓"言志"常常与社会、政务、教化有关,唐代乐府诗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表现出对时政、民生、社会、风俗、历史等公共性事务的极度关切,其实反映的是一种集体性意识。乐府诗由于原有题材意旨的限制,唐人在拟写过程中不得不为作诗而造志,这反而促进了对继承原有之志与书写"己意"之间关系的探索;在"志"的表达方式上,除直发议论外,有些采用比兴寄托之法以述个体之志,导致了后人在阐释过程中处于"可解不可解之间"。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 of poetry development, the so-called "ambition" is often related to the society, government affairs, education, Tang Dynasty Yuefu poetry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is tradition, showing the current politics, people's livelihood, society, customs. The extreme concern of public affairs, such as history, actually reflects a kind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theme, the Tang people had to write poems for the purpose of writing. On the contrary, it promot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ing the original ambition and writing "own intention". In the expression of "Zhi", in addition to the direct discussion, some of them use the method of "relying on others" to express their individual aspirations, which leads to the "solvable and insolvab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乐府诗体研究”(12FZW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当前对唐代乐府诗表达内容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题意创新及现实关怀。倘若我们换一个视角,将其放置在古代诗歌所形成的言志与缘情的传统语境中,就会看到,唐代乐府诗继承并发扬了言志传统,而且与一般徒诗的言志有所不同。那么,唐代乐府诗中常常言什么志?怎么言志?与一般徒诗言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增;李白乐府诗研究综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海沙,马茂军;论李白乐府诗的戏剧因素[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3 刘亮;;论晚唐乐府诗对新乐府诗风的继承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立增;;略论唐代之“乐府诗体”[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钱志熙;;汉乐府诗文艺性质浅谈[J];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01期

6 杨昕;;李白乐府诗歌的审美价值[J];新课程(下);2014年01期

7 陈瑞娟;;建国后宋代乐府诗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陈红;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演变及分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万青;汉代乐府诗歌中的女性形象[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赵淑平;乐府诗的绝唱——唐代乐府诗成就探说[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松浦友久;夏文宝;;李白《将进酒》是乐府诗还是歌行诗?——从形式和表现功能的视点考察[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2 王以宪;;汉乐府诗中的寓言体[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阎琦;;简论李白乐府旧题诗[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淑梅;;乐府学研究的深化之作——评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5 郁贤皓;;李白乐府与歌吟异同论[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6 郁贤皓;;论李白乐府的特质[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7 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乐府学会会长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相洲;学科视野下的乐府学[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妍;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朝乐府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亮;晚唐乐府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向回;乐府诗本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淑梅;魏晋乐府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潘泠;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于展东;“张籍王建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六朝乐府诗复音词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董晓;乐府制度演变与东汉乐府诗[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徐静;《乐府正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明;隋朝乐府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维炜;论两汉贵族乐府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唐星;礼乐制度视域下的北周乐府诗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7 王琳;刘禹锡乐府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瑞娟;唐代乐府诗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徐维;中唐妇女题材的乐府诗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杨娟;曹勋乐府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6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76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