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至齐梁间咏物诗“通变观”述略
本文关键词:东晋至齐梁间咏物诗“通变观”述略 出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六朝咏物诗人对待前人及其创作经验采取的态度是我们研究其创作思想的重要部分。梳理东晋至齐梁间的文献和咏物诗作品后发现,其间的咏物诗人大体上存在一个由尊崇前人到普遍持"今胜于古"过程。这个过程中,诗人并非一味追求新变或全盘复古,而是对待前人创作思想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Abstract]:The poet chanting towards former attitude and creative experie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study of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Combing the Eastern Jin and Qi Liang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etry works after the discovery, the chanting poet in the presence of a respected by predecessors to hold "this is better than the ancient" process in the process. The poet, not the blind pursuit of new or full retro, but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predecessors thought gradually become more rational and mature.
【作者单位】: 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汉魏六朝咏物诗及其诗学思想研究”(15WX2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六朝咏物诗人意向观史论”(ZGW1518) 南昌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六朝咏物诗研究”(NSBSJJ2014016)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通变”最早出自于《周易》,王弼《周易注·系辞上》有言曰:“物穷则变,变而通之,事之所由生也”。其义在概括世间万物的一般嬗变规律。将此思想用于概括文学嬗变一般规律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篇》。其文曰:“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祥茂咏物小诗10首[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06期
2 王月梅;咏物感怀[J];思维与智慧;2003年12期
3 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谭加琳;咏物感怀[J];思维与智慧;2004年05期
5 张大勇 ,张跃红 ,彭岩 ,彭乡荣;咏物篇[J];建筑工人;2005年06期
6 谭加琳;咏物小诗[J];思维与智慧;2005年11期
7 周宗佑;咏物[J];思维与智慧;2005年03期
8 闫品芹;;咏物短歌[J];思维与智慧;2006年12期
9 杨彦冰;;试论咏物诗的艺术表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彭小庐;;中唐后期咏物诗的咏物意识及其态势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陆永品;;辛弃疾的咏物寓言词[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2 耿文福;;是散文还是散文诗——兼看《绝版的周庄》人文精神的悄然渗透[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春卉;;诗歌的比兴寄托、语言的潜显理论及其他——从杜甫的咏物诗谈起[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邓楚栋;咏物诗如何提炼主题[N];咸宁日报;2005年
2 何镇邦;诗情与哲理相交融[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李中锋;情到深处皆为诗[N];张掖日报;2006年
4 顾小英;兰草情愫 伟人风范[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志鹏;宋前咏物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志强;六朝咏物诗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翁艾;罗隐咏物诗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曹姗姗;盛唐三大家咏物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金英;论汉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湖南大学;2010年
5 金岚;北宋初期咏物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春青;唐宋咏物诗歌人文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瑞利;南朝咏物诗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国蓉;晚唐咏物诗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小庐;中唐后期咏物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2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9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