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大学》 2012年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
韩梅
【摘要】:《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分别堪称中日两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两部作品涉及数目众多的女性形象,对女性形象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明显突出了作者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其命运几乎都离不开悲剧性,然而,这两部作品在悲剧的表现上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其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制度对女性的迫害,包括女性婚姻自主权的丧失、封建道德规范对女性思想的束缚、男权暴力的凌辱、纳妾制度对女性的摧残以及封建家庭衰败后的无奈等五个不同的角度;另一方面是女性个人性格缺陷造成了其自身的悲剧,,这些性格主要包括贪婪和嫉妒等。两部作品相异性的主要表现大致在:一是男主人公看待女性的视角上存在差异,二是男主人公对女性形象进行审美方面存在差异,三是作品中女性所处的社会阶层存在差异,四是女性对自身悲剧命运的态度上也存在差异。正是因为有同有异,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女性悲剧方面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才既可行又具价值。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加在一起,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古代女性悲剧精彩表现的大荟萃。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中日两国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相似和相异性,同时,对文学创作论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印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4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杨萍;;《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3 丁燕;;颜色如花命如叶——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悲剧[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苏萍;《红楼梦》——中国古代女性整体人格悲剧的总结[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魏凤娥;源氏与宝玉:情痴情种两不同[J];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6 许纾;;殊途同归——黛玉、紫姬形象之比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7 刘铁;源氏形象的情感特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8 徐丽娟;;从《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看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J];青春岁月;2010年22期
9 陈生永;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悲歌──试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钱澄;;变异的专偶制与女性悲剧——从《源氏物语》看日本平安时代的妇女命运[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锐清;《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晓兰;论林黛玉的真与美[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2 潘道正;文化心理制约下的文学接受——从《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谈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李祝亚;《源氏物语》的翻译——北京《源氏物语》国际会议述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白水然;论世外仙姝林黛玉[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4期
5 李悔吾;论薛宝钗性格的多维性(上篇)[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朱眉叔;;贾宝玉与清代文艺思潮[J];红楼梦学刊;1984年04期
7 顾平旦;;作为戏曲家的曹寅——兼谈曹雪芹的家学渊源[J];红楼梦学刊;1984年04期
8 陶陶;;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J];红楼梦学刊;1990年04期
9 杜景华;黛钗性格与道德评估[J];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10 胡绍棠;异质同构 隐喻象征——《红楼梦》审美基因再探[J];红楼梦学刊;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琼;;《红楼梦》:女性的颂歌[J];文学教育(上);2010年02期
2 吴清;;浅析《金瓶梅》与《红楼梦》中的两种女性悲剧——以论春梅与妙玉为例[J];作家;2008年18期
3 倪雷;;美的毁灭之挽歌: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J];作家;2008年12期
4 李光泽;;《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李晓辰;;浅谈《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1年09期
6 王浩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年04期
7 杨飞飞;;《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之比较——以形象的悲剧美为中心[J];魅力中国;2010年14期
8 朱营;;《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比较[J];职业圈;2007年14期
9 张再林;;《红楼梦》——人类文化的一部新的《圣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杨红;;于两部辉煌的名著中见男人之爱情观——我看《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公子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J];才智;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琛瑶;;巨资未必成巨作 翻拍未必能翻新——评新版《红楼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吴雪梅;;让《红楼梦》青春永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振江;;西文版《红楼梦》: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的经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顾鸣塘;;论《红楼梦》中人物与回目之关系[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汪道伦;;《红楼梦》中的枢纽性人物——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6 傅安辉;;《红楼梦》的现实意义——谈巨著给当代人的警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关纪新;;一梦红楼何处醒——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红楼梦》又将怎样[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何大堪;;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10 刘宗棠;;领会“《红楼梦》的当代意义”的劄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N];深圳商报;2010年
2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李雪 刘妮丽;[N];北京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佳;[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聂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蕾;[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兆燕;[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记者 陈汉辞;[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伍荷;[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8 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任伟;《红楼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禹雅慧;试析《红楼梦》的影视戏剧改编得失[D];山西大学;2010年
4 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的艺术创造[D];集美大学;2010年
5 樊恬静;《红楼梦》意象叙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麦宇红;《红楼梦》“V+的+N”结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欢;乾隆嘉庆之际题红诗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8 郑元会;《红楼梦》中隐喻翻译的必要条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仁军;略论《红楼梦》中的贵族母亲群像[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张伟;从比较美学角度研究《红楼梦》人物对话语言翻译[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