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敬观词学创作论试探
本文关键词:夏敬观词学创作论试探 出处:《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夏敬观的词学创作论,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论与创作方法论两大领域。在创作主体之论中,其内涵主要有三:一是标举真率,推扬性情;二是关注书卷,秉持襟抱;三是宗尚"学人而兼词人"的艺术境界。在创作方法之论中,其主张主要有四:一是"读词在先,起句在后";二是"理路既清,择途选韵";三是"词忌意晦语琢多典故";四是"一词作成,修改指摘"。夏敬观的词学创作论,在承衍前人基础上体现出富于融通的特点与追求创新的精神,为我国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Abstract]:Xia Jingguan's theory of ci creati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wo fields of creation subject theory and creation methodology. In the theory of creation subject, there are three main connotations: first, raising true rate to promote temperament; The second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book, adhering to the bosom; The third is the artistic realm of Zong Shang "the scholar but also the poet". In the theory of creative method, there are four main propositions: first, "reading the ci first, starting the sentence before"; The second is "the clear road, choose the way to choose rhyme"; Third, "the words avoid the meaning of the obscure language chisels more allusions"; Fourth, "a word made, revised criticism". Xia Jingguan's theory of ci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hengyan predecessors, reflects the ri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ursuit of innovation spirit. It has injected new vigor and vitality into the criticis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i theor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重要词学理论批评承纳、建构与展开研究”(16BZW00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批评承纳、建构与展开研究”(ZGW15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3
【正文快照】: 夏敬观(1875—1953),字剑丞,又字盥人、号T7庵,室名忍古楼,江西新建人。早年师从著名经学家皮锡瑞,光绪二十六年(1900)从同乡前辈文廷式学词,光绪三十五年(1909),入江苏巡抚陈启泰幕府,在苏州与朱祖谋、郑文焯等前辈唱和论词。1929年以后,其词学活动主要是组织词社、协办词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澳门大学中文学院举办中华词学国际研讨会[J];文学遗产;2000年05期
2 陈水云;清初词学的话语建设[J];齐鲁学刊;2003年03期
3 采薇;;“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4 范松义;;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与家族词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高建新;赵延花;;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谢永芳;;陈运彰词学活动的特点及其文化启示[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2010西安·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2期
8 文光;;宛敏灏教授新著《词学概论》出版[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施媝\ ;;词学的自觉与自觉的词学——关于建造中国词学学的设想[J];词学;2006年00期
10 夏雨;;‘二○○九上海·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J];词学;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龙建国;“南派词学”与“北派词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记者 皇甫美鲜;中外学者齐聚内大研讨中国经典“词学”[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赵新民;晚清词学的重要文献[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水照;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学科建立的条件[N];文艺报;2006年
5 胡遂;思想断制才情[N];光明日报;2004年
6 郭锋;唐宋诗学对词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7年
7 晓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2 袁美丽;清代金陵词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榕颖;雷th、雷tJ《闺秀词话》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2 林增云;陈衍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沈婉婉;论王国维词学中的生命之“真”[D];安徽大学;2017年
4 朱涛;词学雅俗范畴论[D];中南大学;2009年
5 赵艳娜;苏辛精神与词学的现代转型[D];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
6 台伶俐;广陵词学评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谢凤英;词学对待性范畴之“深”“浅”论[D];中南大学;2006年
8 韩慧;词学“清”范畴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4年
9 李燕;唐宋时期的词学本色论[D];新疆大学;2005年
10 刘明智;晚清苏州潘氏家族词人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0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