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边界问题——论阎连科的《日熄》兼及相关创作
本文关键词:讽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边界问题——论阎连科的《日熄》兼及相关创作 出处:《文艺研究》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阎连科 小说情节 边界问题 辩证关系 时代文化 文学写作 文学传统 风雅颂 自我救赎 中国当代作家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讽喻写作的代表,阎连科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有日趋极端之势,其最新的长篇小说《日熄》在这方面表现明显。极强的理念预设和想象的逻辑的耦合,使得他的小说在远离现实的同时,越来越呈现出概念化、模式化的倾向,以至于出现有情节无细节,有讽喻无意趣的悖论,文学写作的边界问题随之也被提出。就阎连科的创作实践而言,小说边界问题的提出,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不仅与作者一贯以来的创作风格和讽喻写作的文体特征有关,更是当前时代文化症候的表证。他既不能很好地处理想象与写实的辩证关系,又常常想以奇取胜,奇崛的情节背后显现出来的其实是表象的简单叠加。
[Abstract]: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llegorical writing, Yan Lianke's novel creation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xtreme. His latest novel put out in this respect is obvious. The strong conceptual presupposition and the logical coupling of imagination make his novels more and more conceptualized and stylized while away from reality. So that there are no details of the plot, there is an allegorical paradox, the boundary of literary writing has also been raised. Yan Lianke's creative practice, novel boundary issues raised. It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not only with the author's consistent writing style and allegorical writing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He can not only deal with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sm, but also often want to win by surprise, which is actually a simple superposition of appearance behind the strange plo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5
【正文快照】: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论想象的奇诡和尖锐,无人能出阎连科之右。他的小说常常避实向虚,但又有具体的针对性,这样一种既虚又实的张力关系构成了其近期小说的最大特色。这一风格虽然被作者冠之以“神实主义”(1)且有一整套理论作支撑,但背后呈现的其实是极强的讽喻意识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亮;;论阎连科小说的苦难叙述[J];名作欣赏;2006年22期
2 李丹梦;;极端化写作的命运——阎连科论[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3 王尧;;为信仰写作——阎连科的年月日[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4 李洱;;阎连科的声母[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5 王晓丽;;论阎连科后期小说的命运悲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阎连科作品学术研讨会[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杨亮;;一个人物,或一个世界——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J];文艺评论;2008年06期
8 阎连科;;魂灵淌血的声响——《阎连科作品集·总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9 董颖;;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恶魔性[J];名作欣赏;2008年04期
10 尚莹莹;;“用自己的嗓子唱自己的歌”——访《我与父辈》作者阎连科[J];全国新书目;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阎连科;姜广平;;“偶然性比必然性有更多的包容性和震撼力”[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2 王科;;感伤:生存的无奈与生命的荒唐—评《黑猪毛 白猪毛》[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3 阎晶明;;生命之树的疯狂生长——评《受活》[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朝格图;作家阎连科的田园梦[N];南方周末;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小曼 整理;阎连科 渴望精神的自由[N];华夏时报;2013年
3 麦西 书评人;阎连科的“糊涂”文学观[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田朝晖;阎连科:我就是个地域性作家[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本报记者 何瑞涓;阎连科:我们怎样写小说[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舒晋瑜;阎连科:我的写作与我的倔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记者 颜维琦;阎连科新作在“炸裂”中揭开灵魂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石剑峰;阎连科谈《炸裂志》[N];东方早报;2013年
9 李洱;阎连科的力量[N];北京日报;2004年
10 牧歌;中篇小说之王——阎连科[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娟;阎连科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柴丹;论阎连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兆彬;论阎连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论阎连科的土地书写[D];苏州大学;2011年
5 丁国锋;阎连科的苦难叙事[D];安徽大学;2013年
6 王晋华;论阎连科的“疼痛写作”[D];西北大学;2013年
7 邢晶;阎连科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王媛;阎连科乡土小说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吴宏伟;阎连科小说创作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红红;论阎连科乡土小说的人性书写[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1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