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桃园》:死的恐惧与生的挣扎

发布时间:2018-01-14 08:37

  本文关键词:《桃园》:死的恐惧与生的挣扎 出处:《文艺争鸣》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废名 小说叙事 现代中国 李健吾 肯定性 朱光潜 阿毛姑娘 在门槛上 田园风味 诗化小说


【摘要】:正再次阅读废名的小说《桃园》,让我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沉默,改变了过去的阅读记忆和已知的文学史结论。我有些无话可说,心里被堵塞着,郁闷而沉重,好像经历了一场告别仪式。关于废名及《桃园》,文学史几乎都做了肯定性描述。周作人高度评价废名小说的趣味和写法,认为废名小说多"梦想的幻景",其"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章"~((1)),在现代中国小说界,废名"用了他简练的文章写所独有的意境",显示了"文章之美"的独特价值~((2))。周作人的看法或多或少影响到之后沈从文、朱光潜和李健吾的评
[Abstract]:Reading Fei Ming's novel "Taoyuan" again, let me have a surprise silence, changed the past reading memory and known conclusions of literary history. I have nothing to say, my heart is blocked, depressed and heavy. It seems to have gone through a farewell ceremony. About Fei Ming and Taoyuan, almost all literary history has made a positive description. Zhou Zuoren highly appraised the taste and writing method of Fei Ming's novels, and thought that Fei Ming's novels were more than "fantasy of dreams". His "concise and powerful" text "is a very meaningful artic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 world, Fei Ming "used his concise article to write the unique artistic conception". This shows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cle". Zhou Zuoren's views have more or less influenced the comments made later on by Shen Congwen, Zhu Guangqian and Zhu Guangqia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再次阅读废名的小说《桃园》,让我有一种出其不价(3),包括文学史对废名冲淡风格和简洁文笔的高度意的沉默,改变了过去的阅读记忆和已知的文学史结肯定。《桃园》是废名小说趣味和写法的代表作之一,论。我有些无话可说,心里被堵塞着,郁闷而沉重,好在它如诗如梦,幻美而灵动的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非;废名的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2 ;废名的魅力[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3 陈国恩;废名小说与禅佛精神[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4 叶蓓;光荣的寂寞──废名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易竹贤;《废名年谱》序[J];写作;2004年23期

6 夏元明;废名研究的新收获——评陈建军著《废名年谱》[J];写作;2004年23期

7 冯玉文,李宜蓬;废名与孩子的“缘”[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8 黄亚兰;聂娜;;废名小说创作主体精神的阐释[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9 钟骏良;和雪渊;;论废名小说的晦涩[J];创作评谭;2005年12期

10 崔荣;;论废名小说的非严肃精神[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恒文;;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晓东;;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解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眉睫;谈《废名讲诗》的选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本报书评人 止庵;再谈1949年后的废名[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眉睫;等待被重新“发现”的废名[N];文学报;2014年

4 张吉兵;走近“废名的真”[N];中华读书报;2014年

5 曾巍;为废名留名[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本报书评人 止庵;也谈《废名讲诗》的选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刘中树;冯健男的废名研究[N];文艺报;2009年

8 张雨生;作家复位在于作品复活[N];文艺报;2009年

9 高恒文;废名的旧体诗与联句[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朱洪涛;废名:一个人的欢喜[N];文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璐;论废名的创作特征[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岩石;废名文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4 石明圆;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中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骏良;废名综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瑞;论废名小说的乡村书写[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3 欧阳文婧;20-40年代废名散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放;从《桥》看废名小说的生命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武斌斌;从诗“化”看废名小说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文祺;论废名创作的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媛萍;废名及其乡村符号[D];暨南大学;2016年

8 江曼;传统反顾与现代关怀—废名小说论[D];苏州大学;2016年

9 李娇娆;论废名古代文学研究的三个角度[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墨研;废名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2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22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