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

发布时间:2018-02-01 06:12

  本文关键词: 东北抗日戏剧 “九一八” 东亚 朝鲜叙事 世界意识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制度,开启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之路,其进程一直面临外来殖民的危险。中国民众的现代国家认同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抗日潮流中达到巅峰,这种国家认同将民族国家的独立、人民大众的解放和世界的平等、人类的和平结合在一起,以此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东亚殖民性,反对世界法西斯势力,构成现代中国建设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东北抗日戏剧开启了这一国家认同,其抗日意识对外团结御敌,对内关怀劳苦大众,其"朝鲜叙事"等对日本殖民现代性的文学"证伪"和对外来殖民者有力的文化抵抗,都表明其国家认同意识是对独立、平等、自由、民主、富裕等世界进步价值的追求。
[Abstract]:The Revolution of 1911 overthrew the feudal dynasty system of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opened the wa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nation-state. The process has been faced with the danger of colonization. The 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anti-Japanese trend of World War II, and this national identity will br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nation-state. The liberation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nd the equality of the world and the peace of mankind were combined to counter the great East Asian colonization of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to oppose the world fascist forces.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Drama opened this national identity, its anti-Japanese consciousness United with the enemy and cared for the laboring masses. His "Korean narration" and his cultural resistance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modernity show that hi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is independent, equal, free and democratic. The pursuit of the progressive value of the world, such as wealth.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90)
【分类号】:I207.3
【正文快照】: 抗战时期文学研究的深入,一个可取的研究视角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上展开东亚抗日叙事的研究,即将中国包括台湾、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地区所在东亚所发生的抗日反战文学打通展开研究。在研究中国抗日文学时,关注其中的朝鲜、日本等叙事,从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角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银龙;张其斌;;新型合成革用高固含量聚氨酯胶黏剂的研制[J];聚氨酯工业;2017年03期

2 刘娟;郭腾飞;陈日清;王春鹏;储富祥;;苯酚封端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对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泡沫性能的影响[J];林业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3 陈超;包春燕;袁敏;林秋宁;朱麟勇;;新型改性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年12期

4 何程林;杨劲松;徐玉华;许宁;许海燕;;高固体分车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涂料技术与文摘;2016年06期

5 郭景凤;赵殊;吴鲁;;环氧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胶膜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6年04期

6 孙祥;韦军;;阳离子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制备与性能[J];涂料工业;2016年05期

7 刘娟;陈日清;王春鹏;储富祥;;端异氰酸根聚氨酯预聚体增韧改性酚醛泡沫塑料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1期

8 钱锦;刘珊珊;李晓庆;晋京;王小华;薛士壮;;聚氨酯工业中异氰酸酯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5年12期

9 罗晓民;葛炳辉;冯见艳;杨菲菲;;DMPA含量对不同软段结构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15年09期

10 周晓;李波;卢立群;孙德文;万峗;刘玉亭;尹浩;;填料对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影响[J];中国建筑防水;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菲;王潮霞;;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粒径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10期

2 仇伟;刘见祥;潘鲁;张波;刘蔚凯;曾舒;;新型喷涂用双组分聚脲/丙烯酸聚氨酯复合涂料[J];表面技术;2013年02期

3 李仙会;陆金昌;欧朝霞;吴佳林;;高固含量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3年03期

4 杨建军;张建安;吴庆云;吴明元;;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3年03期

5 刘新迁;屠晓华;徐欣欣;郦聪;吴建一;;高固含量羧酸/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J];涂料工业;2013年03期

6 赵义平;阎家建;陈丁猛;陈莉;董知之;付维贵;;复配无卤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7 陆刚;;聚氨酯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业;2013年01期

8 项尚林;黎忠明;张冉;吴新上;;双组分高固含量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J];化学与黏合;2013年01期

9 曲家乐;王全杰;刘立忠;;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进展[J];皮革与化工;2012年04期

10 李伟;夏正斌;宁蕾;雷亮;;亲水基团对高固含量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J];精细化工;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红跃;陈俊;;现代技术危机与世界意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珂;;晚清民初的“世界意识”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生[J];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1期

3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进[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3期

4 尤学工;魏政军;;20世纪早期中国史家的“世界意识”[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刘纯;;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语学堂与世界意识的开启[J];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6 徐松巍;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史家的“世界意识”[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2期

7 宋凡;;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以近代中朝藩属关系的发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03期

8 侯德仁;清道咸年间边疆史地学研究中的世界意识[J];历史教学;2004年02期

9 徐玉珍 ,官文江;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秦晓燕;;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韩经太;;躬行君子与忘言名道——全球语境下中华文明的典型塑造[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刘纯;曾科;;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第四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加丰;奥运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世界意识[N];解放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房莉;高中历史新课程下世界意识教育之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新生;中学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洪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81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81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