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非虚构性及历史性:“论诗及事”诗话的叙事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11 18:45

  本文选题:诗话 切入点:论诗及事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叙事是"论诗及事"诗话的基本表述方式,此类诗话以"非虚构"叙事、"小叙事"和"历史性"叙事为主,与小说、传奇、野史等有很大不同,对事件细节、情节不作过多铺叙,呈现碎片化叙事特质,从"见证者"视角叙事。"论诗及事"诗话追忆诗事,记录古诗生长的语境及存在状态,诗话之"事"可将读者带至古诗产生时的历史空间,对古诗历史时空场景还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阐释古诗若过于强调审美性、注重诗歌内部结构分析就容易造成脱离历史语境的"误读",或作品阐释的自我封闭,或脱离文本的过度阐释。
[Abstract]:Narration is the basic way of expressing the poetry of "on poetry and things". This kind of poetry is mainly composed of "non-fiction" narrative, "small narrative"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novels, legends, wild history, etc. The plot does not make too many narration, presents the fragmented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 narrates from the "witness" angle of view, "the poem and the matter" poetic narrative recollects the poem matter, records the ancient poem growth context and the existence state, The "matter" of poetry can bring readers to the historical space of ancient poetry, and it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 scene of ancient poetr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oetry can easily lead to the misreading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self-closur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 or the over-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明诗话新编”(13&ZD115)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5LZUJBWZX01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翼;;论诗[J];时代主人;2009年12期

2 陈仲义;;以诗论诗[J];诗探索;1981年01期

3 姚莹;;论诗绝句[J];作文教学研究;2006年02期

4 马丽;;试论诗与画的关系[J];流行歌曲;2012年26期

5 邵苏;;诗论诗[J];山花;1981年05期

6 华钟彦;;论诗五首[J];诗刊;1987年04期

7 凌世祥;;学诗论诗[J];诗刊;2003年07期

8 戴绍湘;;论诗[J];诗刊;2003年07期

9 张廷远;论诗的思辩美[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吴企明;;第十八讲 画论诗化[J];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强;邱瑰华;;方东树以“气”论诗[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蔚球;;关于诗歌问题的一次访谈——姚雪垠先生论诗[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蔡若莲;;孔子论诗[A];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C];2003年

4 赵大浩;;前期沫若诗的修辞法[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北塔;论诗、史同源于巫[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余佐赞;“以诗论诗”和“以诗证史”[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胡双宝;诗人以诗论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李金玉;略谈论诗唱和[N];山西政协报;2009年

5 整理 海湛 一明;春天,在南海边论诗[N];湛江日报;2014年

6 汤莉;政论诗《科学发展观礼赞》在京首发[N];国际商报;2009年

7 李金玉;略谈论诗唱和[N];山西政协报;2009年

8 赵家治;孔子论诗[N];协商新报;2007年

9 李旦初;论诗绝句十二首[N];山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良;论诗绝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平芳;论李东阳“以声论诗”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付艺波;唐人论诗之“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9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599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