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的民族国家叙事
本文选题:民族国家叙事 切入点:想象共同体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国家叙事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一种重要表意方式,晚清小说家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以文学的形式展开不同的国家形象想象。他们或回顾历史,或针砭现实,或深情展望未来,通过艺术想象建构起各异的中国形象谱系,民族国家叙事由此占据晚清小说叙事的中心地位。由于晚清作家对民族国家强盛目标期待的共同性以及时代语境的共时性,决定了作家对于民族国家拯救路径认识上的趋同性,即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解决现实的民族危机,在建立主权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基础上实现强大国家的复兴,几乎成为晚清小说家的共识。
[Abstract]:The national state nar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nation-state "imagination community". The novelist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drew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modernization experience and carried out different national image imaginations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Or to criticize the reality, or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through artistic imagination to construct different genealogies of Chinese images, The narration of the nation state occupies the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narration of the novel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commonality of the writers' expectation of the prosperous goal of the nation state and the synchronic nature of the times' context,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state salvation path is similar. That is to solve the real national crisis through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realize the renaissance of powerful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sovereign and independent modern nation-state which almost became the consensus of the novelist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耿庆伟;;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反向叙事——以刘鹗、鲁迅、老舍为例[J];文艺评论;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明;简析晚清小说中的近代海关形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汤克勤;;晚清小说家和“士”的近代转型——基于“选学”立场的返观与重构[J];长江学术;2009年03期
3 雷永莉;;浅谈晚清小说繁荣与报纸连载的关系[J];新闻采编;2010年01期
4 冯萍;;晚清小说集锦式结构特征探析——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5 陈建生;略谈晚清小说理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之仙;;晚清小说家的近代意识[J];文学遗产;1988年03期
7 欧阳健;;《十年游学记》非晚清小说[J];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02期
8 刘德隆;晚清知识分子心态的写照——《新纪元》平议[J];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02期
9 邓美华;正是中原薪胆日 谁能高枕醉屠苏 试论晚清小说对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刻画[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10 王立新;晚清小说美学意义上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晓静;;解构姿态中“少数-反抗”的突围和逃逸——晚清小说《孽海花》新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徐应元;;《水浒传》与晚清小说理论批评[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诸葛忆兵;晚清小说期刊缘何繁荣[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唐宏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晚清小说的“故事串”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亚娟;从介入到关怀:晚清小说政治功用性的演变(1902-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方晓红;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冰;晚清小说中的乌托邦想象(1891-1911)[D];复旦大学;2013年
5 谢仁敏;晚清小说低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闽苏;晚清小说中的域外亡国叙事(1900-1911)[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楠;晚清小说中赴日与赴欧美留学生形象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施慧玲;晚清小说中的革命问题[D];苏州大学;2014年
4 张学谦;论晚清小说中的政法观念[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燕;从晚清小说浅析中西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昀;论晚清小说观念的变革及其表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郅莹;晚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D];西北大学;2003年
8 伍雪梅;论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亚莉;描写翻译学视角的晚清小说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欣;时报馆与晚清小说传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6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4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