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70后”作家的历史叙事及历史感

发布时间:2018-03-26 18:35

  本文选题:“后”作家 切入点:历史叙事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摘要】:当前评论界对"70后"作家批评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历史感的匮乏,其实"70后"作家的历史感知受制于一个历史与文化上的"流动的缺口",它对"70后"作家的写作形成了一种"表述遏制"。"70后"作家在利用各种方式填补这个缺口。在填补的过程中,"70后"作家自觉地遗忘了当下,他们的文本呈现为"活着的过去"与"死了的现在"的对峙。"70后"作家不是靠着由过去激起的情感进入了历史写作,而是因为当下的困惑进入了历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以自身献祭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的被驱逐者和被吞没者。人们对"70后"作家历史感匮乏的指责主要是受制于既定叙事模式的影响,我们不能盲目地判定"70后"作家是没有历史感的,他们只是喜欢把过去私有化,而不是像前辈一样公共化,他们的历史感会以其他的方式展现出来。
[Abstract]:A basic consensus among critics of the post-70s writers is the lack of a sense of history. In fact, the writer's historical perception is restricted by a "flowing gap" in history and culture, which forms a kind of "expressive containment" to the writing of the "post-70s" writer, who uses various ways to fill the gap.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the writers of the "post-70s" consciously forgot the present, Their text presents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living past" and "the dead present." the post-70s writers have entered history not by the emotions that the past stirred up, but because of the present confusion. And in the process they became the deportees and engulfs of history by sacrificing themselves. People's criticism of the lack of a sense of history of post-70s writers is dominated by the influence of established narrative patterns. We can't blindly judge that post-70s writers have no sense of history, they just like to privatize the past rather than go public like their predecessors. Their sense of history will be displayed in other way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良骏;;历史感与道德感[J];博览群书;2001年03期

2 非马;;脚与沙[J];朔方;1989年11期

3 冯骥才;巴黎的历史感[J];特区展望;2000年02期

4 李辉;;哦,历史原来是这样的[J];世纪;2001年04期

5 万海洋;;历史流变中的人物嬗变——《钟鼓楼》的历史感分析[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6 ;怎样理解小说的时代感历史感?[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3期

7 ;文学的“历史感”[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2期

8 王绯;阅读陶然──一种凸现历史感的“作家论”尝试[J];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02期

9 吴江;把握好历史感——读《在主席故居》[J];阅读与写作;1995年11期

10 袁忠岳;;关于诗歌的历史感[J];诗刊;198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敏;;走不出的“历史”阴影——史传文化传统与中国历史叙事的关系[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其他人”与“历史感”[N];文艺报;2013年

2 杨品;历史感与责任感的体现[N];山西日报;2004年

3 北乔;生活远比小说精彩[N];北京日报;2014年

4 邢志;人应当具有历史感[N];吉林日报;2006年

5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 赵力;《洞鉴》 历史感是一种创作资源[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家范;《中国震撼》的历史感[N];文汇报;2011年

7 陈美者;在海岛,,倾听神的声音[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畅广元;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新视阈[N];文艺报;2009年

9 旅美学者 李R

本文编号:1669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69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