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四川人喜欢吃辣的成因_《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7 17:11

  本文关键词:三曹文气成因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10年

“英雄气概”的生成与局限

吴长青  

【摘要】: 既有乡村抗争研究常关注农民抗争中的策略,但是却无法解释农民抗争者为何表现出更多的英雄气概,为何在抗争之后继续抗争,以及为何与家庭、友情等形成了紧张关系。本文从“英雄气概”的角度切入,着重研究了英雄气概的生成机制及其内在局限,并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 本文首先讨论了英雄气概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英雄气概首先形成于乡村共同体中。农民抗争积极分子并非独善其身,而是把其它村民的诉求包含在内,以重建共同体的承认。其次,英雄气概在政府打压情境下被遴选出来。政府的打压使普通抗争者退出,抗争积极分子的信心更为坚定,并以此确立英雄气概的等级性关系。再次,英雄气概形成于抗争积极分子对超越性承认的追求。抗争胜利后的力量感、外界关注的荣誉感以及朋友之间的体恤之情,激发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并构成其继续抗争的基础。这种英雄气概开始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与抗争方式。然而,它的形成又有着内在的局限性。 接着,本文从个体和团体抗争两个层面讨论了英雄气概的内在局限,以阐释英雄气概和乡村伦理、现代公民理念之间的紧张关系。从个体层面来看,抗争者以英雄气概建立的朋友关系沦为一种私人联系、一种独占式的封闭性社会关系,而没有发展出公共援助机制;另一方面英雄气概也与家庭生计日益脱离,并和乡村伦理发生冲突。从团体抗争的层面上来看,抗争者共同体虽然建立了公共援助机制,但是一方面抗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拆台的内讧;另一方面英雄气概共同体自身的行动也不断地背离自身,这些都导致了英雄气概共同体的幻灭。 最后,在对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抗争积极分子在抗争中的角色、英雄气概的概念、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反思。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0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23
  • 一、问题提出10-13
  • 二、文献梳理13-18
  • (一) 乡村抗争:从策略到伦理13-16
  • (二) 伦理生成:从抗争行动到抗争者16-17
  • (三) 英雄气概:一个初步的界定17-18
  • 三、研究方法18-23
  • (一) 流动的田野18-20
  • (二) 资料的收集20-23
  • 第二章 英雄气概的生成机制23-44
  • 一、集体抗争:重建共同体的承认23-29
  • (一) “为己”与“为人”24-26
  • (二) 照顾“兄弟姐妹”26-29
  • (三) 小结29
  • 二、个体抗争:“打压-遴选”模式29-34
  • (一) 怯懦与勇敢30-32
  • (二) 退出与坚持32-34
  • (三) 小结34
  • 三、继续抗争:追求超越性的承认34-42
  • (一) 自我的愉悦34-37
  • (二) 外界的重视37-39
  • (三) 朋友的吸引39-42
  • (四) 小结42
  • 四、结论42-44
  • 第三章 英雄气概的内在局限44-60
  • 一、独占:一个人的英雄气概44-52
  • (一) 没有公共援助的私人联系44-47
  • (二) 脱离家庭生计的自我愉悦47-52
  • (三) 小结52
  • 二、内讧:英雄气概共同体的幻灭52-59
  • (一) 一起抗争52-54
  • (二) 相互拆台54-56
  • (三) 背离自身56-58
  • (四) 小结58-59
  • 三、结论59-60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60-68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60-63
  • 二、积极分子再认识63-65
  • 三、英雄气概再阐述65-67
  • 四、研究方法再反思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炒油麦菜;;英雄是个演员[J];电影世界;2008年03期

    2 张铭;;随笔[J];当代人;2009年06期

    3 林言;古代巾帼英雄群象——京剧《杨门女将》观后感[J];中国戏剧;1960年10期

    4 谢明;崇高与滑稽——介绍《西哈诺》和它的一个中国导演[J];中国戏剧;1985年04期

    5 孔庆东;;遍地英雄不吸烟——记英雄主义时代的半节课[J];英才;1999年11期

    6 ;铸就民族登山精神 携手勇攀世纪高峰[J];西藏体育;2000年02期

    7 王重旭;;虞兮虞兮奈若何[J];杂文选刊(下半月版);2007年01期

    8 史莹娟;;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J];艺术评论;2010年11期

    9 张建卫;;心带一把“刀”[J];江门文艺;2011年06期

    10 张卫红;学者本色,英雄气概[J];科学中国人;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京春;;英雄气概冲云天 将军本色是诗人——读陈毅同志诗词[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2 陈宁;;长征精神是“黔中崛起”的巨大精神动力[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家林;;长征精神与党的民族政策[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仕俊;;面对SARS,专科医院应如何应对[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六讲 关于散文的写人与写景[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6 杨寿卿;;党建创辉煌育才写春秋[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梁继超;;孙中山的人格魅力与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8 万海峰;;铁军精神 永放光彩[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9 袁晓明;;学习长征,感悟长征——浅谈在历史教学中用长征精神来教育学生[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岳国钧;;雄放雅丽 自由本色——论稼轩词的语言特色[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必华 李维苇;[N];东方城乡报;2011年

    2 赵小凤;[N];解放日报;2011年

    3 记者 孙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市委史志办 秦小燕 整理;[N];岳阳晚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娜;[N];四平日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程荣东 通讯员 胡继红;[N];孝感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马啸;[N];光明日报;2011年

    8 记者施晔 通讯员王建华 袁月 张薇薇;[N];南通日报;2010年

    9 ;[N];江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李婧儒;[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长青;“英雄气概”的生成与局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世勇;积极分子动员下的村庄公共品供给[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艳萍;梁辰鱼《浣纱记》西施形象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朴庆华;「树木」素材时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德力格玛;史诗《鄂日色尔巴特尔》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易绯;男性英雄主义的女性解读—读汤亭亭的《中国佬》[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冯宇;三曹文气成因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董瑞华;《水浒传》酒描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安会;观念重构与社会变迁:土改中的怨恨动员研究(1946-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淑敏;韩柳哀祭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三曹文气成因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7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