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吴宓1949年后的四封佚信及识解

发布时间:2018-04-10 16:23

  本文选题:吴宓 + 现当代文学史 ; 参考:《新文学史料》2017年02期


【摘要】:正书信与日记是一对孪生姐妹,构成一种互证互参、互信互辩的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老一代学人如王瑶、樊骏等极为重视文人日记、书信的史料价值。吴宓皇皇二十巨册日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
[Abstract]:The letter and diary are twin sisters, which form a relationship of mutual evidence, mutual reference, mutual trust and argument.The old scholar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uch as Wang Yao and Fan Ju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literati diaries and letters.Wu Mi Huang's 20th Giant album Diary is a unique existenc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s the largest known one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基金】:2015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后期吴宓'研究(1949—1978)”(项目批准号:2015BS097)阶段性成果 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与旧之间:吴宓与知识分子的交往及自我书写研究”(项目批准号:16SKGH18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怡;;大文学视野下的《吴宓日记》[J];文学评论;2015年03期

2 沈治钧;;吴宓红学讲座述略[J];红楼梦学刊;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太云;;吴宓1949年后的四封佚信及识解[J];新文学史料;2017年02期

2 马红军;;吴宓留美期间译介《红楼梦》考述[J];红楼梦学刊;2017年01期

3 吕莉;尹奇岭;;不忘过去才能把握未来——读《吴宓日记续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张贺婷;;《红楼梦新谈》的亚里士多德“诗人特质”摭谭[J];青年文学家;2016年11期

5 傅宏星;;吴宓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的初步考察[J];近代史学刊;2015年02期

6 苏琴琴;;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悲剧解读——论现代学者对《红楼梦》之悲剧价值的世界经典定位[J];红楼梦学刊;2015年05期

7 廖太燕;;吴宓“红学”研究资料补述[J];红楼梦学刊;2014年06期

8 肖太云;;《吴宓日记续编》中的“茅盾”[J];文艺争鸣;2014年10期

9 刘浩;马晴;;新见吴宓西北大学红学演讲记录稿三篇[J];红楼梦学刊;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须曼;;先兄吴宓演讲《红楼梦》[J];纵横;2005年12期

2 张曼菱;驳“不奴隶,毋宁死”[J];文学自由谈;2005年03期

3 王蒙;《红楼梦》中的政治[J];文学自由谈;2005年01期

4 钱念孙;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J];学术界;2002年03期

5 陈晓兰;欧洲日记体小说发展概观[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刘明华;吴宓教育年谱[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弱水;“我是吴宓教授”[J];读书;2000年07期

2 阎淑侠;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吴宓先生给邹名璋侄的信》[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李虎;勾勒吴宓学术人生的轨迹——《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评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达灿;纪念吴宓 走近吴宓[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王文 ,高益荣;“纪念吴宓诞辰110周年大会暨第四届吴宓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国外文学;2005年01期

6 吴须曼;先兄吴宓之死的真相——驳《吴宓暮年点滴事》[J];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08期

7 陈其心;回忆吴宓先生[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8 张曼菱;关于日记与灵魂的失落[J];文学自由谈;2000年04期

9 刘淑玲;吴宓与《大公报·文学副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4期

10 高恒文;论吴宓的诗[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建中;蔡恒;;吴宓的博雅之士观:清华外文系的教育范式[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自立;读吴宓书一隅[N];团结报;2000年

2 史记会;《书信集》呈现的吴宓晚年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2年

3 卢可思;吴宓与他的“性情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赵建永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汤用彤、吴宓与天人学会(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明飞龙;边缘中的坚守[N];云南日报;2013年

6 孔令环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宓、陈寅恪杜诗观之异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散木;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周绚隆;中国文化的殉道者:吴宓与顾亭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吴学昭;尘世几人还识我[N];团结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媛;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桂珍;吴宓与新文化运动[D];宁波大学;2009年

2 曾东;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D];温州大学;2015年

3 王顺晓;吴宓在清华大学的教育实践研究(1925-1937)[D];河北大学;2007年

4 雷娟;解放初吴宓的生存空间[D];西南大学;2008年

5 郭作艳;论吴宓的道德济世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静;胡适与吴宓的中西文化观比较[D];西北大学;2007年

7 杨茜;论吴宓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林达;想象的家园[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颖;论吴宓的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江;形与质并重,真与美同求[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2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32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