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为吴敬梓所作新证
本文选题:《儒林外史》 + 吴敬梓 ; 参考:《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将《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主题思想、行文风格、写作艺术以及跟全书其他各回的关联,结合新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来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断定《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并非他人窜入,而是出自吴敬梓本人之手。
[Abstract]:The theme, style of writing, art of wri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chapters of the book of the 56 chapters of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are analyzed in depth, combined with the newly discovered theme of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56 th Hui of Confucianism was not entered by others, but by Wu Jingzi himself.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楚炎;;《修洁堂初稿》及《<儒林外史>题辞》考论[J];文学遗产;2015年06期
2 郑志良;;《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文学遗产;2015年03期
3 章培恒;;《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4 房日晰;关于《儒林外史》的“幽榜”[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5 陈美林;关于吴敬梓的“治经”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为吴敬梓所作新证[J];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01期
2 李远达;;文人“兵”梦的实与虚——《儒林外史》萧云仙、汤镇台本事补证[J];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01期
3 尧育飞;晏选军;;读书、交游、“反科举”——吴敬梓思想来源一探[J];滁州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叶楚炎;;《修洁堂初稿》及《<儒林外史>题辞》考论[J];文学遗产;2015年06期
5 刘海峰;;科举停废110年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赵峻;;中国吝啬鬼之谜——以严监生为路径研读《儒林外史》[J];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01期
7 王平;;《儒林外史》的文本构成与意义诠释[J];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03期
8 王娟娟;;程梦星和《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庄濯江[J];古籍研究;2008年02期
9 刘海频;;《儒林外史》呈现的科举活动与科举观[J];教育与考试;2008年04期
10 单坤琴;;试探《儒林外史》原貌——从小说的写作风格看伪墨章回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志良;;《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文学遗产;2015年03期
2 蒋寅;新发现的吴敬梓研究资料[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章培恒;;《儒林外史》原貌初探[J];学术月刊;1982年07期
4 房日晰;关于《儒林外史》的“幽榜”[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林;吴敬梓思想研究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3期
2 周中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吴敬梓研究的科学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陈美林;发掘和利用吴敬梓研究资料的再检讨——吴敬梓研究回顾系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同u&;;评陈美林著《吴敬梓研究》[J];文学遗产;1986年06期
5 陈美林;;吴敬梓的门阀意识[J];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02期
6 冯保善;关于《新发现的吴敬梓研究资料》的几点辨正[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陶家康;吴敬梓《移家赋》并序注释[J];滁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8 傅贵;;一部外史冠儒林——一代才子吴敬梓[J];文史知识;1994年12期
9 陈美林;隆礼与崇孝——四论魏晋风尚对吴敬梓的影响[J];文学遗产;2003年04期
10 ,
本文编号:1735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3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