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文图:文学史叙述的新途径——以战后至1970年代的台湾、香港文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9 10:03

  本文选题:文图关系 + 台湾文学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10期


【摘要】:台湾、香港现当代文学图像既有中华文化传统(包括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多层面影响,又长期受到殖民地宗主国文化和世界性文化思潮等外来影响,也较长时间生成于移民和城市文化的演变中,其表现出来的文学与图像关系更紧密地联系着其自身的文学思潮、媒介传播形态等。战后至1970年代是台湾、香港文学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其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演变,一是密切反映了现实主义的深化、现代主义的兴盛等思潮运动,由此文图关系成为我们能更开阔考察文学变革的重要内容;二是密切联系着现代社会媒介的多元化,包括现代印刷术、影视、多媒体等在内的现代媒介先后兴起,成为文学图像变化最重要的源头,文学与这些媒介的联姻,成为台湾、香港文学建构自身传统的重要内容。战后至1970年代台湾、香港文学的这种考察,证明文图可以成为文学史叙述的新途径、新方式。
[Abstract]: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image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re influenced by both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including the May 4th New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foreign influences such as the colonial sovereign state culture and the world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It also appeared in the evolution of immigration and urban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image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its own literary trend of thought, media communication form and so on. From the postwar to the 1970s, Taiwa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iterature and its images evolved. First, it closely reflected the deepening of realism and the flourishing of modernism. As a result, text-graph rela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broader study of literary reform. Second,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odern social media, including the rise of modern media, including modern printing, film and television, multimedia, etc.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literary image change, and the marria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se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From postwar to 1970s, the investigation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proved that text and drawing can become a new way and a new way to narrate literary histo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
【基金】: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AS161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5CZW007)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登翰;香港文学的文化身份——关于香港文学的“本土性”及其相关话题[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3期

2 杨匡汉;学术语境中的香港文学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3 古远清;香港文学研究20年[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4 古远清;为重构香港文学多元化生态的努力和收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古远清;香港文学研究二十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陶德宗;评世纪之交的香港文学[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钱虹;香港文学:由“弃婴”到“公主”——1979—2000年香港文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计红芳;内地香港文学研究之我见[J];当代文坛;2005年04期

9 白杨;;淡出历史的“香港意识”——世纪之交香港文学的主题与叙事策略[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10 计红芳;;改版前后的《香港文学》[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计红芳;;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2 杨匡汉;;香港十年之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曹惠民;;走向前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4 何晶;;知识分子如何介入公众媒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文豪;也斯 香港文学的形塑人[N];文汇报;2013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香港文学:在边缘地带艰难行走[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香港文学强调人文关怀”[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邹广胜;香港文化的悲与喜[N];光明日报;2013年

5 葛亮;香港文学的“怀旧性”[N];文艺报;2013年

6 白舒荣;香港文学郁郁葱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计红芳;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N];文艺报;2007年

8 杨匡汉;香港十年之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石剑峰;也斯谈香港文学往事[N];东方早报;2010年

10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的“无奈”与精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杨;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清秀;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D];兰州大学;2012年

3 计红芳;跨界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宋原;透视新世纪《香港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鹏;黄灿然的香港书写[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靓;从1950年代香港青年报刊看香港文学本土化进程[D];山东大学;2013年

4 孙利华;大陆的香港、澳门文学研究述论(1979-2009)[D];苏州大学;2011年

5 白娟;香港都市生态的观察与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耿晖;边界与想象[D];暨南大学;2002年

7 王天益;从有界到无疆[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超高;文学史叙述及文学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曦;创作意图、文学文本与文学史叙述[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9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09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