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欲望叙述中的他者与界限——论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
本文选题:郁达夫 + 《茫茫夜》 ; 参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7期
【摘要】:本文借助酷儿理论,对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进行分析,指出其同性欲望叙述背后的性政治运行轨迹和男性霸权意识,以及同性欲望叙述对作者的工具意义。在对小说的细读中,通过文本中的裂隙一窥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笔下的性别话语和内心的性别意识。这两篇一直被边缘化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性别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本。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y of queer, this paper analyzes Yu Dafu's novel Qiuliu, and points out the track of sexual politics behind the narration of same-sex desire, the sense of male hegemony, and the instrumental significance of the narrative of same-sex desire to the author. In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novel, through the cracks in the text,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gender discourse and the inner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se two works, which have been marginalized, are important specimens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gender concep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玲;;郁达夫新文学创作的现代男性主体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11期
2 韩冷;;郁达夫小说性爱叙事的文学史价值重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3 郭华;;肺病包裹中的现代性自我——论郁达夫小说中肺病的隐喻[J];作家;2008年10期
4 高乃毅;独特的文化景观——试论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姐妹情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田晓菲;半把剪刀的锐锋[J];读书;2004年04期
6 张法;解读郁达夫小说[J];江汉论坛;1999年09期
7 孟悦朴;“感伤的行旅”——郁达夫的女性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04期
8 孟悦林;男权大厦的结构者与解构者——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和男性解读[J];文艺争鸣;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禹磊;;同性欲望叙述中的他者与界限——论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7期
2 董琼;;想象与叙述——从《天香》中的几个女性人物说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刘潇娴;;郁达夫小说创作中忏悔意识的影响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年05期
4 程远图;;论郁达夫小说中精神困境的表达[J];文艺争鸣;2016年02期
5 李玲;;郁达夫新文学创作的现代男性主体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11期
6 杨巍;;《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张法;;美与万象——我的美学求索[J];美与时代(下);2014年05期
8 韩冷;;郁达夫小说性爱叙事的文学史价值重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9 马皓月;;水乡无处不嫣然——浅析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姐妹情谊”[J];语文学刊;2011年16期
10 张晓霞;;从同情到诅咒: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书写[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东;;郁达夫与中国现代“风景的发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10期
2 吴萍萍;;近代狭邪小说影响下的郁达夫小说中的两性格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3 朱宏伟;;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张晓霞;;郁达夫的男权意识与文学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娟;;郁达夫的创作转变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2期
6 韩冷;;京派小说民间狂欢的隐形书写[J];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戴良山;;迷离世界中的精神慰藉——论郁达夫的“狭邪”小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3期
8 倪祥妍;方汉文;;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J];学术界;2010年10期
9 罗滋池;;颓废与革命——试论郁达夫“不端方的文学”[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10 赵艳花;;郁达夫小说中类型化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先模;;秋柳(四首)[J];岷峨诗稿;1994年01期
2 黄裳;;白门秋柳[J];文化月刊;2008年02期
3 黄裳;;秋柳[J];读书;1993年08期
4 苑谭;王渔洋《秋柳》诗注[J];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李圣华;王士《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汤志波;;清代和王士y洝肚锪肥跆絒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刘利侠;;论王士y洝肚锪返奈难芬庖錥J];名作欣赏;2011年29期
8 方兆平;;《秋柳四首》与《锦瑟》的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9 苏仲翔;;论王渔洋的诗说及其风格兼评代表作——《秋柳》四章[J];文学遗产;1984年02期
10 ;怀念哀悼[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922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2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