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传义法与笃师说:桐城文派传衍初期的不同倾向

发布时间:2018-05-22 13:47

  本文选题:桐城文派 + 姚鼐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姚鼐古文理论不尽主于义法,其标举桐城文统亦有学术、文章两层意涵,因而姚门弟子对桐城文章的阐扬各有侧重,这也造成桐城文派传衍的复杂情形。吴德旋囿于义法,以归、姚为正体,走上偏狭一路。陈用光申发姚氏兼重义理、考据、辞章之说,以学助文,持平汉宋,古文理论更加通达。这两种倾向共同作用,使古文正统渐归桐城,同时异趣者亦被排除在外,其与阳湖文派之互动最为著例。在这一过程中,桐城文派的学术色彩逐渐剥落,而文学流派特征愈发显著,此间可见文学流派传衍的不同面向,以及文学史"过程"的丰富意涵。
[Abstract]:Yao Ming ' s theory of ancient prose is not the subject of the justice law , and it is also a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article in Tongcheng , which is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Tongcheng ' s transmission and reproduction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9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美花;陈用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2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22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