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集》与新诗进化史基点的建立
本文选题:《尝试集》 + 胡适之 ; 参考:《文艺争鸣》2017年05期
【摘要】:正《去国集》作为"死文学"的代表附在《尝试集》之后,少为学者关注。胡适在自觉地开创新诗的历史时,编选一本这样的旧诗集,其意图与其说是出于敝帚自珍,不如说是在建构"历史"——一种从旧诗的终点走向新诗的起点的历史,为自己的新诗尝试(当然也更是在为中国新诗的进化史)确立历史的基点。虽然他明
[Abstract]: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dead literature" attached to the "set of attempts", it is less concerned by scholars. When Hu Shi consciously started the history of new poetry, he compiled a collection of such old poems, the intention of which is not so much to be jingoed as to be a history of "history"-a kind of history that moves from the end of the old poem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poem. To establish the historical basis for his own new poetry attempt (and, of course,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hinese new poetry). Although he know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4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08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4M5606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武汉大学2016年自主科研项目(413000023)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瑞江;《尝试集》与诗歌话语转换[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李丹;《尝试集》趋向散文文化的原因[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罗树范;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刘东方;论《尝试集》的现代品性[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陈方竞;;《尝试集》的问世与再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陈爱中;;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史慧;常康;;也谈《尝试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8 林植汉;应当怎样评价《尝试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9 吴奔星;;《尝试集》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3期
10 黄泉生;;《尝试集》的由来及其他[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爱中;;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子善;新发现的胡适《尝试集》第二编自序[N];东方早报;2011年
2 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编辑 郑杨;都是批评惹的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苏育生;白话诗文第一集[N];西安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马广志;诗之优劣在于“真”[N];华夏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楠;《尝试集》的版本分析兼及文学史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圭霞;论胡适《尝试集》的启蒙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3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2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