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懋澄及其家族文学研究
本文选题:宋懋澄 + 宋氏家族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宋氏家族以素封起家,通过科举仕进之路逐步发展为明清时期松江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名门望族,以诗礼文章传家,簪缨济世,代有才人。作为世家大族,科举、仕宦方面的成就固然可以维持家族的社会地位,但是文学方面的成就亦不可忽略。本论文的题目为《宋懋澄及其家族文学研究》,在着眼于宋氏家族整个群体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以个体成员宋懋澄的文学创作为研究侧重点。现有的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宋氏家族明末清初云间派成员的研究以及相关的个人研究上,因而本文立足于对宋氏家族文学作全面的、系统化的研究,以此来观照宋氏家族文学对于地域文学的影响。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章,以宋氏家族的文学创作成就为研究重点。绪论梳理了与宋氏家族有关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宋氏家族文学研究的概况以及意义。第一章主要对宋氏家族谱系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家族成员的生平、著述等基本情况。第二章从家风、家学、家脉三个维度来探析宋氏家族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关乎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是家族文学赖以发展的根系。宋氏一门秉持着“诗礼传家”的家族传统,形成了德厚流光、任侠尚义、孝悌友爱、柔顺温恭的优良家风。在接受优良家风的熏染之下,宋氏家族建立起了世代积厚而不断丰富的家学体系,家学根基深厚。受时代不同的文化语境以及家族文学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宋氏家族的家学传统随之发生演变,涉足文学领域的范围愈加广泛,在传统的诗文之外,对词、曲亦有所研究,而且成就突出。以婚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的家脉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而且可以实现优秀文化因子的流动与共享。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体裁分类的视角,探析宋氏家族的文学创作成就。宋氏家族在诗歌、词作以及散曲方面的成就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家族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明末清初云间派中宋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之中。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散曲创作,这种家族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家族内部互相唱和,甚至进行同题共咏,创作题材亦具有趋同化的特点。作为个体成员的宋懋澄不仅具有温柔敦厚的儒者风范,亦具有任侠尚义的武者风度,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尤其是在小说领域。他的文言小说中许多作品具有原型意义,但是由于《九|e集》具有封建异端思想,被清代统治者列为禁书,鲜有传本,导致其文言小说成就亦被忽略。因而,挖掘宋懋澄小说的文学价值,意义深远。第四章从宋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情况窥探宋氏家族在松江地区以及整个时代的文学影响力。家族文学的兴衰与地域文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宋氏家族正是以家族的巨大力量带动了整个松江地区文学的发展,尤以诗词、小说、戏曲成就为著。名门望族是地域文化发展的载体,伴随着家族的世代延续,家族的核心凝聚力量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本文以宋懋澄及其家族文学研究为切入点,观照其在明清两朝的文学创作成就,希望能对松江地区的地域文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Abstract]: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Song Mao - cheng and his family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whole group litera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 This chapt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literature study of the Song Dynasty . 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family culture of the Song clan is the root of the family literature . With the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 , the core cohesion of the family has grea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tudy of Song Mao - cheng and his family literature is an entry point , and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provide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literature in the Song Jiang region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赢;;论明清易代之际宋徵舆的政治抉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2 刘赢;;宋徵舆与《幽兰草》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罗菲妮;;宋徵璧词学思想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4 吴雅楠;;试论宋懋澄的文言小说创作[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肖庆伟;;论云间宋氏家族词人与《倡和诗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刘勇刚;;“风云气短儿女多,常是无端百忧集”——论宋徵舆的《林屋诗稿》[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4期
7 吴浩;;简论宋徵璧的诗及其诗论[J];文教资料;2009年18期
8 李越深;;论“云间三子”文学群体的形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玉玲;;论明代作家宋懋澄的散文创作[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朱丽霞;;宋徵舆年谱[J];古籍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文静;文人并称视阈下的“云间三子”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2 吕翔;宋懋澄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玲;论明代宋懋澄的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07年
4 秦凤;明代松江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93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9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