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传统目录学与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之编纂

发布时间:2018-06-17 04:51

  本文选题:来裕恂 + 《中国文学史稿》 ; 参考:《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传统目录学对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的编纂有着重要影响,如此书据《汉书·艺文志》作为梳理上古时期文学衍变的主要依据、将古小说衍变的探讨纳入目录学视域加以观照、传统书目学的提要式表达系此书行文的主要方式等。同时,在教育启智、"日新其德"等意图的推动下,传统目录学与"外来经验"的交融导致此书采取以西学诠"文学"、"学术"衍变的授课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初学者知晓古代文学衍变大势之后,亦能了解彼时的学术动态,从而寻求传统学术的近代改良以顺应时势。这种编纂思路有助于我们探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者如何在中西交通的环境中寻求传统学术的近代改良及其面临的艰难选择。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bibliograph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anuscri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main basis of combing the literary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times according to the "Han Shu" and "art Wen Zhi",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novels into the visual field of bibliography.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bibliography and "foreign experience" l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bibliography and "foreign experience", which l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by Yu Qizhi.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is book is to make the beginner Zhi Xiao's ancient literature evolve and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trends of the other time, so as to seek the modern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codification will help us to discuss how Chinese literary historian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ought the modern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academics and the difficult choices they face in the traffic environment of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研究”(16C098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燕;文科教学与“中国文学史”[J];文学遗产;2000年02期

2 张振龙;结合学生心理 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J];天中学刊;2000年01期

3 杜治国;文学观念的变革与“纯”文学史的兴起──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编写[J];齐鲁学刊;2002年02期

4 ;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3期

5 王泽强;百年学术经典的巡礼与集萃——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萃》[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J];秘书工作;2002年09期

7 李明滨;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发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周兴陆;;窦警凡《历朝文学史》——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J];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06期

9 汪艳菊;《中国文学史学史》专题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4年01期

10 王媛;“重建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炯;;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史——写在《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出版之际[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3.3)[C];2013年

2 章培恒;;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宏观与微观研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柴剑虹;;敦煌古小说浅谈[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4 钱诚一;;关于《蚀》三部曲的评价问题[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羽;《剑桥中国文学史》:还原文学史的原貌[N];光明日报;2013年

2 杨泽文;百年千部“中国文学史”[N];湖北日报;2005年

3 杨泽文   ;中国文学史:与其高产不如优生[N];天津日报;2005年

4 白化文;《中国文学史讲义》读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志啸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剑桥中国文学史》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上海大学文学院 潘鸣;中国文学史还有可挖掘的新课题[N];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张炯;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史[N];文艺报;2013年

8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任慧;“中国文学史”的前世今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章永宏;《中国文学史新著》“心”“新”相映[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游宝谅;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精瑛;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1904-194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罗云锋;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诗晨;《剑桥中国文学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曾琦s,

本文编号:202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2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