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张伯驹词话:20世纪王国维之后的词论佳构

发布时间:2018-07-18 20:53
【摘要】:20世纪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发表对于世纪词学批评理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其有无境界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词作品格高低的评判标准。其论词往往将思路由词内引向词外,具词外说词之风。但这种论词方法及评价标准是否能代表上世纪的整体论词风貌;王氏之后,有无可与《人间词话》相比肩的词话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研。与王国维相比,张伯驹的《丛碧词话》则承袭千年本色论,主性情、重本色;注重声情与词情并举,于词内说词。《丛碧词话》既体现出专业倚声家对于词体来源及其发展历史的理解,又在词学本体研究及词学学科这两大维度上弥补了王国维说词的缺陷。这部词话专著堪称是20世纪王国维之后的又一词论佳构。
[Abstract]:The publication of Wang Guowei in the 20th century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heory of ci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heory of the existence and absence of realm is regarded as the criterion of the character of ci. It often leads the thought from the word inside to the word outside, and has the style of saying words outside the word. However, whether th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can represent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whole word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whether there are any word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the word words in the world are worth further exploring after Wang's family. Compared with Wang Guowei, Zhang Po-ju 's "Cong Bi ci" follows the theory of the thousand years' essence, which emphasizes the n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oth sound emotion and ci sentiment. "Congbi ci" not only reflects the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ci style and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but also makes up for the defects of Wang Guowei discourse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ci ontology research and ci science discipline. This monographs is another word after Wang Guowei in the 20 th centu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当代广东高校诗词教育研究”(2016GXJK141)
【分类号】:I207.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松义;;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J];学术论坛;2015年06期

2 施议对;王国维治词业绩平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春义;;南宋“复雅”词论的学术背景及艺术缺陷[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2 赵晓岚;从"气盛言宜"到"以气使词"——从"养气"说论辛弃疾对韩愈的文学认同[J];文艺研究;2005年04期

3 沈松勤;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飞;文化奇人张伯驹[J];炎黄春秋;2000年12期

2 徐晓红;访张伯驹先生旧居[J];中国档案;2001年11期

3 王晓飞;;文化奇人——张伯驹[J];学问;2002年09期

4 冯大彪;怀念张伯驹先生[J];文史精华;2002年12期

5 张庆军;;张伯驹收藏二三事[J];全国新书目;2002年04期

6 冯进;张伯驹收藏国宝的故事[J];金融经济;2003年02期

7 戴雄;张伯驹最得意的藏品[J];出版参考;2004年17期

8 戴雄;民间收藏第一人 张伯驹[J];文史博览;2005年03期

9 尹伊;大收藏家张伯驹[J];艺术市场;2005年04期

10 张永和;;我和张伯驹先生的“三见面”[J];中国京剧;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淼;;博闻儒雅的余派名票张伯驹[A];中国演员(2014年第2期总第38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雄;民国收藏第一人——张伯驹[N];发展导报;2004年

2 王晓飞;奇人张伯驹[N];美术报;2001年

3 郑国;多才的张伯驹[N];长春日报;2006年

4 ;刘庆柱委员建议修建张伯驹纪念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谌强;张伯驹的文化精神和家国情怀[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文冰;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7 蔡武;张伯驹:坦荡超逸,慷慨率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康凯;戏曲界内行更应重视《张伯驹集》[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周阿旋;不惜身家护国宝[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徐晓红;张伯驹与他的一幅挽联[N];吉林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柳梁;烟云过眼寓于胸[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2 李楠楠;张伯驹书画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谢燕;张伯驹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2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132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