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回望1917:试论作为思想的中国文论

发布时间:2018-08-28 18:52
【摘要】:1917年是中国现代文论起始之年。回望1917的初衷是反思一个时代的文论生成机制。1917年的以美国、俄罗斯、中国为代表的全球文论,主要是变革时代的思想文论,有着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与范式转换意义,并反作用于学科文论。思想文论源于特定时代的文化机制,体现了文化总体性与历史必然性。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代表了中国文论现代性的三个相互交织的方向,即反对僵化的旧形式的新形式价值论、反对各种精神与物质压迫的社会价值论、反对宗教性功利性束缚的审美价值论,对现代中国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1917年三篇文章的出现是建立在中国文论的思想生成性与文化生成性基础之上,并非纯粹性的知识生产。正是在思想与文化的生成机制中,1917年的文论才具有把握时代、承前启后、融汇中西的范式转型意义,对今天的中国文论亦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Abstract]:1917 w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looking back at 1917 is to reflect o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literary theory in an era. The global literary theory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in 1917, mainly the ideological literary theory of the times of change, has a distinct ideological tendency and a significance of paradigm shift. And reaction to the subject of literary theory. Ideological literary theory originates from the cultural mechanism of a specific era and embodies the cultural totality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Hu Shi "on Literary improvement", Chen Duxiu "Literary Revolution" and Cai Yuanpei "substitu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Religion" represent the three intertwined directions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at is, opposing the rigid old form of new form axiology. Opposing all kinds of spiritual and material oppression of social value theory, opposing religious utilitarian restraint of aesthetic value theory, The emergence of three articles in 1917 is 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generative basis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is not pure knowledge production. It is 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ought and culture that the literary theory of 1917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grasping the times, connecting the past with the future, and blend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aradigms, which also has a positiv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oda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G0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古风;;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余杰;;从域外汉学看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3 葛辉;;中国文论输出的障碍和对策[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牛月明;;试论“中国文论”的区别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古风;;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历史与现状[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万敏;;中国文论对外翻译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周平远;;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周平远;徐春;;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三十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代迅;;百年回眸:世界文论格局中的中国文论抉择[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10 古风;;中国文论“走出去”的若干问题专题探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华初 王广;回归本体阐释 重建中国文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记者 耿雪;探索融汇中西的中国文论新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尹蓉;哈佛教授的《中国文论》[N];解放日报;2003年

4 记者胡言午;中西交流共促文论互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李小贝;新世纪十年文论扫描[N];文艺报;2011年

6 乐黛云;《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中西文论互动的新视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后五四时代”的中国文论:阅读、修行与境界[N];文汇报;2014年

8 赵崇璧;“新世纪文艺学的发展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9 北京语言大学 高旭东;说自己的话[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丁国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全球交往”中我国文论的生存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倪书华;中国文论文本的跨文化阐释[D];汕头大学;2005年

3 黎亮;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文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红柳;《文艺理论研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0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210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0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