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道路、方法与精神——钱理群教授、温儒敏教授、吴福辉研究员访谈录
[Abstract]:Qian Liqun, born in 1939,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t Peking University, mainly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spiri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thought. He wrote "exploring the mind", "Zhou Zuoren's Theory", "abundant suffering." "1988: heaven and earth Xuanhuang" and "my spiritual autobiography" and so on dozens of works; Wen Rumin, born in 1946,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level professor of special liberal arts at Shandong University, chief editor-in-chief of Chinese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ppoi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uthor of "the Evolution of New Literary realism." More than ten kinds of works, such as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Wen Rumin's The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Wu Fuhui, born in 1939, is a researcher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novels of the 1930s, Shanghai-style literature, and popular literature of citizens. He wrote the novels of the Shanghai School in the Urban Whirlpool. Sha Ting Biography an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than ten kinds of works. In addition to engaging in research, the three have long held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Series. In 1987, the book "Thirty year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was published by the three men, was published. It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new era, and has issued more than 1.3 million copies so far. On the occas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is book, Li Biyang, a PhD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t Peking University, was specially commissioned to interview three gentlemen, and this interview is compiled for reade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聚京海之精华,取南北之优长——吴福辉先生其人其文[J];文艺争鸣;2009年03期
2 荣方超;;个性化·责任感——吴福辉访谈录[J];博览群书;2010年11期
3 宫立;;《春润集》:吴福辉先生三十年的文学梦[J];出版广角;2013年05期
4 宏图;;"曲折心路"[J];读书;1992年08期
5 丁文;;吴福辉现代文学史研究述略[J];云梦学刊;2007年03期
6 宗诚;;苦涩的品鉴——读吴福辉《戴上枷锁的笑》兼及其它[J];文学评论;1990年02期
7 筱嘉;文学:游走于乡村、小城和都市之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楠;;生命的体验和艺术的感悟——试论吴福辉的学术研究特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刘勇;赵焕亭;;人生与学术的“多棱镜”[J];博览群书;2010年11期
10 钱理群;;是集大成,又是新的开拓——我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文英;;一个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上海的现代文学(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圣;;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8 王润龙;;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杨洪承;;上海与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关系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晓进;;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霄;吴福辉插图本文学史凸显个人化学术特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世琦;风流博雅说双城[N];文艺报;2007年
3 余三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N];文艺报;2012年
4 袁盛勇;“中国现代文学”:命定会受到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杨阳 王泽龙;评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N];光明日报;2010年
6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反思“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祝晓风;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易晖 中国现代文学馆;发掘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金惠俊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的韩文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张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翼;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德明;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8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杨爱芹;《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集田;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霜;中国现代文学的后花园书写[D];西南大学;2015年
2 柳鹏飞;国家意识的构建与文学的自觉[D];新疆大学;2015年
3 乌日罕;想象的“邻邦”:现代文学中的苏俄书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戴怡;现代文学中的启蒙者、革命者和自由者[D];浙江大学;2014年
5 努尔斯曼·塔伊尔;维吾尔现代文学短篇小说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6 冯锦;卢沟桥事变与中国现代文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晓丽;脱缰的野马—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卫婷婷;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9 蔡淼;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10 卞敏;中国现代文学奴仆群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43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