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毛奇龄《诗经》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02:00

  本文关键词:毛奇龄《诗经》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清初学术史上,毛奇龄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他学识广博,著述宏富,在文学、音律、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而其经学研究成就尤为突出。他是继黄宗羲、顾炎武之后实证学风的提倡者。毛奇龄治学主张讲求实证,不以空言说经,致力于回归经典,对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给予激烈的攻击,对明末清初的学风转变和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的乾嘉汉学的形成有启迪开创之功。他的治学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诗经》学研究之中。本文即从毛奇龄《诗经》学观点和清初学术背景入手,考察他的《诗经》学的学术倾向。本文第一章分析了毛奇龄重释“故训传”含义和反对朱熹“淫诗”说的深层原因,即修正和维护《毛序》,体现毛奇龄《诗经》研究的汉学立场。第二章总结毛奇龄《诗经》学研究中旗帜鲜明地攻击朱熹的态度,其意义不仅在于具体证明了朱熹“笙诗有声无辞”说之非,更在于打破以朱熹为代表的诗经宋学的权威地位。第三章分别从重视训诂考据、以《诗》解《诗》、以史证《诗》三方面阐释毛奇龄“必藉实据”的治学思想和其《诗经》研究的关系。第四章通过对毛奇龄《诗经》学辨伪著作《诗传诗说驳义》一书的分析,指出毛奇龄着意回归原典的思想。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毛奇龄在《诗经》研究上的汉学倾向,这也是整个清代《诗经》研究的走向。毛奇龄在《诗经》研究上,可以说是开有清一代学术之先河。
【关键词】:毛奇龄 《诗经》 “故训传” 《毛序》 攻朱 “必藉实据” 辨伪 清初学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第一章 修正维护《毛序》与清初汉学初兴19-37
  • 第一节 重释“故训传”,,修正《毛序》19-31
  • 一、重解“故训传”含义21-23
  • 二、由毛氏“故训传”新解引发的思考23-30
  • 三、毛氏重释“故训传”的意义30-31
  • 第二节 反对“淫诗”说,维护《毛序》31-37
  • 一、毛奇龄对“淫诗”说的批判32-34
  • 二、反对“淫诗”说的本质:维护《诗序》34-35
  • 三、毛奇龄反对“淫诗”说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35-37
  • 第二章 攻击朱熹,不遗余力37-45
  • 一、概说37-39
  • 二、毛奇龄对朱熹“笙诗有声无词”之观点的反驳39-43
  • 三、小结43-45
  • 第三章 毛氏“必藉实据”的治学思想与其《诗经》研究45-54
  • 一、重视训诂考据45-47
  • 二、以《诗》解《诗》47-49
  • 三、以史证《诗》49-54
  • 第四章 辨别伪书,回归经典54-66
  • 一、《诗传》《诗说》产生的背景和流传情况54-56
  • 二、毛奇龄对《诗传》《诗说》的辨伪56-63
  • (一)从《诗传》《诗说》的源出考辨56-57
  • (二)从《诗经》的著录传授上考辨57-58
  • (三)从分析作伪手段考辨58-59
  • (四)从《诗传》《诗说》篇名、篇目次序与他书记载不符考辨59-60
  • (五)从内容角度考辨《诗传》《诗说》60-62
  • (六)发掘二书对于他人他书之观点的沿袭62-63
  • 三、毛奇龄对《诗传》《诗说》辨伪的意义63-66
  • 结语66-68
  • 参考文献68-70
  • 后记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禄;;文本载体对《诗经》学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的两种主要方法及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金前文;;简论汉代《诗经》学兴起的思想和社会文化背景[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郑伟;;试论汉、宋《诗经》学的三重差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研究述评[J];南都学坛;2003年04期

7 郝桂敏;论宋代《诗经》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刘茜;;文学与经学的相融——论二苏的《诗经》学思想[J];文学遗产;2008年05期

9 赵险峰;崔志博;;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10 李贺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地位的确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叙;;雕菰楼《诗经》学[A];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C];2003年

2 鲁洪生;;重现明代《诗经》学的辉煌——读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A];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C];2004年

3 邹然;;《四库全书总目》《诗经》学著作评论述要[A];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C];2003年

4 李秀芳;;魏晋南北朝《诗经》学文献特点述略[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5 林祥征;;夏传才先生对现代《诗经》学的贡献[A];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C];2004年

6 ;屈小强《诗经之谜》[A];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卫华;北宋政治变革与《诗经》学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3 李冬梅;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金前文;汉赋与汉代《诗经》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孔德凌;郑玄《诗经》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及其渊源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忠强;北朝《诗经》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晓婷;杨慎《诗经》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杨雅坤;谢无量的《诗经》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献姣;毛奇龄《诗经》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孙玉太;刘勰《诗经》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崔志博;元代《诗经》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8 焦雪梅;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变[D];山东大学;2006年

9 娄璐琦;南宋四明地区的《诗经》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10 姜亚林;郑樵《诗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毛奇龄《诗经》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1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