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迟子建长篇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20:05

  本文关键词:迟子建长篇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迟子建的写作生涯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她著作颇丰,不少作品也获得了水平较高的奖项。作家是创作中短篇小说的能手,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她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丰富的社会经验驱使着她进行长篇创作。目前,关于迟子建小说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尤其是中短篇小说,但是其长篇小说的研究却相对处于滞后阶段。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有着宏大的社会生活容量,丰富而崇高的思想内涵,以及精妙的叙事手法,具备了某些文学经典的特质。从宏观上研究作家的长篇小说,能够整体把握其文学价值,推动其经典化进程。本文以迟子建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它的创作历程、思想特征和叙事手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了作家的创作轨迹。迟子建在探索期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没有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重视,成熟期的长篇小说书写了独特的历史,开始享誉文坛,转型期的小说则对现实题材进行艺术加工。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是作家创作水平提升的过程。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迟子建长篇小说的思想特征,主要包括蓬勃的生命意识、悲壮的民族挽歌、闪烁的人性光辉。迟子建在创作中坚持探索生命的奥秘,谱写民族的挽歌,不断发掘人性的光辉。丰富而崇高的思想内涵使迟子建长篇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叙事手法,重点叙述了灵活的叙事视角,独特的叙事空间,以及诗化与日常化的语言。叙事视角的灵活增加了小说的审美趣味,独特的叙事空间增强了小说叙事功能,诗化和日常化的语言是小说典型的语言特色。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着作家的独特情感。迟子建坚持关怀底层人物的命运,她的长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民间性和人文性。作家始终相信人的善良本性,引导读者发现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迟子建 长篇小说 创作历程 思想特征 叙事手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1
  • 第一章 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11-20
  • 第一节 探索期:被忽视的文学创作11-14
  • 第二节 成熟期:独特的历史书写14-17
  • 第三节 转型期:现实的艺术加工17-20
  • 第二章 迟子建长篇小说的思想特征20-29
  • 第一节 生命之思:蓬勃的生命意识20-23
  • 第二节 民族之殇:悲壮的民族挽歌23-25
  • 第三节 人性之善:闪烁的人性光辉25-29
  • 第三章 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叙事手法29-40
  • 第一节 灵活的叙事视角29-33
  •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空间33-37
  • 第三节 诗化与日常化的语言37-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澜;汪树东;;边地民间的人性风景——评迟子建长篇新作《群山之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霍俊明;;余华“现实叙事"的可能或不可能——由《第七天》看当下小说叙述“现实”的困境[J];小说评论;2013年05期

3 修磊;;论迟子建小说的萨满文化因素——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4 张清华;;我们需要肯定什么样的长篇小说[J];南方文坛;2011年06期

5 贾如;;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写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付艳霞;;灾难中的日常美学——由《白雪乌鸦》论迟子建的创作[J];南方文坛;2011年01期

7 汪树东;;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叙事[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丁栋;;叛逆的童心——赵雷与霍尔顿形象浅谈[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李红秀;;论《额尔古纳河右岸》[J];文艺争鸣;2007年12期

10 汪树东;;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论[J];理论与创作;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迟子建长篇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3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