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谍战小说研究
本文关键词:麦家谍战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麦家谍战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麦家谍战小说叙事探究、英雄人物塑造以及文学意义等方面进行阐释和解读,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麦家谍战小说,以新的姿态建构起麦家谍战小说的再解读,将麦家长篇谍战小说置于中国谍战小说谱系中,并以此重新认识和理解谍战小说。绪论对麦家首部文学创作进行了探讨,在阅读和整理相关论文、期刊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麦家谍战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掘出麦家谍战小说为谍战类型小说提供了新的阐释手法,他将一群特殊的群体以自己的文学体悟表现出来,而他所创新的美学范式丰富了谍战小说的类型,这既是文学的传承,也是类型文学的再发展。第一章麦家谍战小说叙事探究,从麦家写作类型化入手,来解读麦家谍战小说创作,通过分析麦家与其精神导师博尔赫斯的关系,论述麦家是如何完成他的迷宫叙事;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麦家的小说文本与电视剧本做了细致比较,可以从中发现麦家小说创作具有影视化的特点。第二章麦家谍战小说英雄人物塑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别从回归身体的英雄生命哲学、“反英雄化”英雄塑造以及女性英雄在英雄谱系中的别样存在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麦家如何在历史高压下对英雄人物进行解读,以探究麦家人物塑造的特点。麦家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塑造不同于以往英雄,他笔下的英雄主要是一些异于常人的天才,麦家通过天才英雄来叙写人性与生活。第三章麦家谍战小说的文学意义及思考,将麦家与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内的谍战类题材小说进行比较,发现麦家小说的价值;以第一章类型化书写为基础,研究麦家相关访谈,发现麦家谍战小说中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共通之处,同时指出麦家陷入了文化产业链的怪圈中,但是他正在努力开掘新的出路;对“麦家现象”分析思考,说明麦家未进入文学史的原因。结语部分首先对论文部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出本文麦家谍战小说研究方向,从叙事手法与人物塑造进行阐释,作家的生产成果依靠作品说话,我们需要以一种宽广的视野与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一个作家个体、独特的一面。笔者相信当历史的沉淀翻过那一页时,麦家谍战小说的经典化终将到来。希望本文的写作对麦家谍战小说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麦家 谍战小说 类型化 英雄人物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选题的确立与研究对象的阐释9-10
- 二、文献研究综述10-14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14-15
- 第一章 麦家谍战小说叙事探究15-26
- 一、麦家谍战小说类型化书写15-18
- 二、文学叙事中博尔赫斯印记18-21
- 三、麦家谍战小说影视化叙事21-26
- 第二章 麦家谍战小说英雄人物塑造26-35
- 一、回归身体:英雄的生命哲学26-28
- 二、解构崇高:“反英雄化”的英雄28-31
- 三、薄命红颜:英雄谱系中的别样存在31-35
- 第三章 麦家谍战小说文学意义的思考35-43
- 一、“麦氏”谍战小说的“新质”35-38
- 二、游移于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38-40
- 三、“热销”与“冷遇”:“麦家现象”的文学思考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49
- 个人简历49-50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广平;;写作的清醒 叙事的智慧——与麦家对话[J];文学教育(中);2010年02期
2 魏一媚;;破译家也难破自己的爱情密码——评麦家新作《风语2》[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孙君飞;;麦家的成功“密码”[J];思维与智慧;2011年21期
4 翟晓;石静;;麦家教子[J];家庭之友(爱侣);2014年03期
5 瞿晓;石静;;麦家留给儿子的30万[J];晚报文萃;2014年10期
6 白烨;;麦家“走出去”的解密[J];法制资讯;2014年07期
7 刘新征;;意蕴复杂的人生喟叹——麦家《一生世》解读[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8 陈江;夏钦;;解密亲情:眼前这个人是他最不能割舍的——著名作家麦家与父亲之间的无限深情[J];幸福(婚姻);2009年10期
9 麦家;;麦家的话 谈小说,也谈影视[J];今日民航;2009年11期
10 麦家;;《暗算》是一部“档案柜”小说——麦家访谈[J];江南;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平;;精神世界的探析——评《让蒙面人说话》[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2 张光芒;;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受访者 麦家 采访者 商报记者 任志茜;麦家 我的秘密只能猜不能破[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嘉;麦家:川人面对灾难有种特别的勇气[N];成都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路艳霞;麦家说新书三度提“羞愧”[N];北京日报;2011年
4 自述 张军 采访 本报记者 夏榆;我跟麦家说,有些事情必须公开[N];南方周末;2010年
5 麦家 季亚娅;麦家:文学的价值最终是温暖人心[N];文艺报;2012年
6 董晓磊;麦家:善于讲故事的人[N];光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肖家鑫 巩育华 李昌禹 人民网记者 林露;“麦家热”能否复制[N];人民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金莹;麦家:《解密》如何走红西方世界[N];文学报;2014年
9 记者 梁赛玉;麦家:我的世界笨拙却内心饱满[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俊;麦家:时代是文学的“酵母”[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佳瑞;“麦兜之母”香港动漫人麦家碧创作艺术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郭安祺;“麦家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雪妞;麦家谍战历史小说创作论[D];上海大学;2015年
4 杨芬;论麦家小说中的封闭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婷宇;麦家谍战小说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楠;论麦家现象[D];暨南大学;2011年
7 赵明明;超越雅俗:麦家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晓磊;论麦家小说的特色和创新[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佳宁;作为记忆的载体—麦家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程浩;麦家小说叙事艺术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麦家谍战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