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5:06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秋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清代中秋词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与前代中秋词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寻出中秋词的发展演变轨迹。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学界对中秋词及中秋民俗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清代中秋词概述,先对中秋词进行定义方面的界定以确定研究范围,再对清代中秋词进行数量方面的统计并与前代中秋词进行比较。清代中秋词不论是在词作数量上还是在词牌总数上都远远超过前代中秋词,同时,其创作群体也蔚为大观。第二章分析清代中秋词的题材内容,这些词作或娓娓道出相思怀人之情,或描写宴饮庆贺之盛况,或抒发词人的宇宙人生之感慨,或悲诉山河变故之忧思、家国灭亡之痛楚,亦或咏身边之物、寓深沉情思,其在对前代中秋词传统继承的同时又有所发扬和创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前代中秋词侧重于写景与抒情,少有记事写实成分,而清代中秋词里的记事成分却明显增重,常常能够起到词史互证的效果;二、清代中秋词的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咏物词中出现了前代中秋词里所没有的专门吟咏月饼的词作,此外,清代中秋词里还增添了许多描写中秋民俗的内容。第三章专门分析清代中秋词里涉及到的中秋民俗,主要有拜月、观潮、看串月、饮食等其它民俗。其中,除观潮这一风俗为前代中秋词里所常见之内容外,它如拜月、饮食之俗则少被前代中秋词所提及,而看串月、摸秋等俗的描写更是清代中秋词里的独特现象。此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前代词人常常把描写中秋民俗当成充实词作内容或情感抒发的媒介之一,而并非有意识地记录,清代词人则不同,他们意在拓宽词体的功能,所以在描写这些民俗时是有非常自觉、明确的意识的。第四章探讨清代中秋词对前代中秋词的继承与创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意象的继承与创新,重点选取清代中秋词里的月意象、南楼意象及虎丘意象与前代进行对比,发现清代词人在锤炼语言方面着力甚多,仅形容月亮或月光等的词语便有121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同时,清代词人还赋予同一意象不同的时代内涵,如虎丘这一意象在清代词人笔下寄托了前代中秋词里所没有的故国之思与兴衰之感。二、形式的继承与创新,该部分以清代中秋组词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每组词的数量较前代大为增多,且清代中秋组词除了继承前代中秋组词的写景、抒情传统外,另增加了追忆往事的纪实功能。此外,陈维崧还开创了清代中秋组词的新形式并对后世词人的中秋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出现了专门的中秋词集——《中秋倡和词》,这一方面反映了清人对于中秋节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清代文人雅集倡和活动盛行的体现。
【关键词】:清代中秋词 中秋民俗 继承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1
- 第一章 清代中秋词概述11-25
- 第二章 清代中秋词的题材内容25-52
- 第一节 咏物寓情之深25-29
- 第二节 宴饮庆贺之盛29-34
- 第三节 相思怀人之情34-42
- 第四节 宇宙人生之叹42-47
- 第五节 家国忧思之痛47-52
- 第三章 清代中秋词里的民俗52-80
- 第一节 拜月52-59
- 第二节 观潮59-64
- 第三节 看串月64-69
- 第四节 饮食69-75
- 第五节 其它民俗75-80
- 第四章 清代中秋词与前代中秋词之比较80-107
- 第一节 意象的继承与创新80-99
- 第二节 形式的继承与创新99-103
- 第三节 专门之中秋词集的出现——《中秋倡和词》103-107
- 结语107-108
- 参考文献108-111
- 附录一:几组中秋词存疑111-117
- 致谢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伟;;中秋词二首[J];岷峨诗稿;2013年03期
2 刘禹锡;;秋词[J];中国校园文学;2008年18期
3 杨伟平;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S1期
4 王淑萍;贺月娟;;清新明亮的秋景图 健康积极的人生观——《我的十一月来客》与《秋词二首》之阐释和比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张红梅;;《秋词》情志解读[J];文学教育(下);2010年12期
6 梁惠娣;;美人犹在秋诗秋词里[J];民族论坛;2012年19期
7 张文艳;;苏轼中秋词的地位及影响[J];大众文艺;2013年11期
8 朱晓红;;躲闪不了的秋词[J];太湖;2013年05期
9 程邦杰;;《秋词》的豪情与悲凉[J];学苑教育;2011年17期
10 唐红卫;;我言秋日胜春朝——论晏殊咏秋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婷婷;清代中秋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倪书一;宋代中秋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于莎雯;宋代中秋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尤欣;《庚子秋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思琴;北宋节日词三题—元宵词、七夕词、中秋词[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秋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