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近代巴蜀文人周询及其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21:49
【摘要】:周询是近代巴蜀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文人和金融家。他身跨晚清、民国两代,仕宦廿余年,商界沉浮二十余载,目睹了末代政局之动荡,亲历了从甲午海战以至抗日战争的风云变幻,见证并参与了易代之际的社会变革,于政治、民生等诸多方面有着切身的体会。作为学者、文人,周询涉猎广泛,淹通经史,著述繁富,有十余种著述存世。除少数几种文史笔记类著作已经出版外,其诗文作品及相关学术著述均以稿本形式藏于重庆图书馆,未及整理面世。本文以周询的文学著述(稿本)为基本文献,通过整理周询的著述,考辨周询的生平事略;并重点依托《逢庐诗存》、《红楼百咏》稿本,分类阐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探析其诗歌创作手法及艺术风格,发覆其文学价值,以此管窥近代巴蜀文人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考述周询生平、交游及著述。首先,从周询后人家藏史料及地方史志中收集周询相关资料,考述其家世与生平,并编订其一生行状;其次,通过各类史料、笔记杂著以及周询《逢庐文存》、《逢庐诗存》、《蜀海丛谈》、《芙蓉话旧录》、《逢庐随笔》、《逢庐联话》等著述,考察其交游对象。重点考察与之交游较为密切,并对其人生际遇、文学创作、生活状态影响较大者,以期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游情形,寻绎周询人生轨迹,揭示周询诗文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基因。最后,对周询稿本进行整理、分类。第二部分,结合周询生平,重点剖析其诗歌题材内容。根据《逢庐诗存》所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为交游赠答、忧时纪实、即事感怀、咏史怀古等四类,进行分类阐释。此外,对于《红楼百咏》所收100首“题红诗”的思想内容及红学观点,另设专题进行初步解剖。第三部分,探析周询诗歌艺术特色。在诗歌创作中,周宜甫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娴熟地运用纪实手法,或叙写战争,以史笔直录;或对现实作典型概括,在创作中寄寓民生关怀。在艺术风格层面,周询以深沉厚重的情感为主导,摭拾乱离而萧瑟的意象,灵活地用典使事,从而形成了以沉郁悲慨为主流的诗歌风格。作为巴蜀近代文化名人,周询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对周询文学著述的整理、校勘和文学活动的考察,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巴蜀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双;徐云平;;汉代文人诗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时代意义[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王雪琪;;文人诗在东汉中后期呈现悲观色彩的成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4期

3 叶会昌;郎瑞萍;;20世纪北朝本土文人诗研究综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伍双林;;论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方丽杰;;论魏晋南北朝文人诗传播范式的确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范秀君;;论清初南北贰臣文人愧疚自赎心态的差异及成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春青;;在讽谏与娱乐之间:“文人趣味”生成的历史轨迹[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刘玲;原昊;;论南朝民歌对南朝文人诗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陈平原;书肆与文人——读《琉璃厂小志》[J];w芸,

本文编号:2627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7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